包头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追求。近年来,从各类培训班到百万学区房,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随着人们对名校的追求,有一些人利用家长的心理,玩起了骗术,自称有关系、有门路、有熟人,花点钱就能让孩子上好学校,家长交纳了“手续费”“好处费”,却在开学时迟迟没等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以“代办入学、转学”为名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为了提高社会大众对此类诈骗案件的认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近日,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召开以警惕“代办入学”背后的陷阱为主题的新闻通报会,对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6日期间审理的此类案件进行了梳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通报典型案例、提出重要警示。
通报会上,昆都仑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孟天漫通报了具体内容,刑事审判庭庭长樊丽琴参加了会议。
会上,孟天漫介绍,自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6日,昆区法院共受理以“代办入学”、转学为名实施诈骗犯罪案件16件,审结15件,1件已开庭审理待宣判,其中,2019年审结8件、2020年审结4件、2021年至今审理4件,案件共涉及120余名被害人,涉案金额从1.5万元到194万元不等。通过分析发现,该类案件的特点为:发生时间集中,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8月份“幼升小”“小升初”时期。诈骗方式雷同,犯罪分子要么谎称自己“有人脉、有关系”,肆意夸大自己的能力,号称与教育部门的同志熟悉,编造已有多起成功办理的例子,承诺办理不成功就全额退款,要么自己就是教育系统的职工,号称有非常硬的关系,熟悉入学转学流程,这一形式的诈骗往往更容易得到家长的“信任”,家长们更容易放松警惕。犯罪动机相似,涉案被告人有一部分是无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骗得钱财后也大多用于还债、赌博等,有一部分虽说有稳定工作,但思想上法治观念淡薄,认为这样赚钱快,所骗钱财用于个人消费、享受。多为名校名额,办理的学校多集中在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好的初中、小学,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名校”。
法官提醒:
在此,樊丽琴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多关注教育局官方招生入学公告,详细了解当地学校招生政策,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依法依规依章办理入学,不要相信所谓的走后门、找关系。同时,也希望借助本报的宣传,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水平,从找关系、信关系向信法律、信政策转变,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无利可图。(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