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知产法律服务站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历时3天逐户走访  以法促调定分止争“要素式”诉状赋能按下解纷“快进键”模拟法庭进校园三方联动化干戈  司法温情暖心田基层治理绽新“枫”物业纠纷“一朝解”一垄田地十年怨和解春风拂面来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99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25

一垄田地十年怨和解春风拂面来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林东讯一垄田地,十年恩怨;多方携手,重续亲情。近日,赤峰市巴林左旗人民法院碧流台法庭联合碧流台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及黑山头村民委员会等多个部门,成功化解一起亲兄弟之间因土地引发的十年积怨,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张某甲与张某乙系同胞兄弟,两家承包地相邻。早在2015年,二人就因土地界限问题产生争执,张某甲认为其兄弟张某乙多占了1.2亩土地,因历史台账缺失、双方互不信任,矛盾始终未能彻底解决。十年来,双方多次争吵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土地纠纷导致兄弟二人反目成仇,关系降至冰点。

2025年3月,张某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乙归还侵占的土地,并赔偿十年间的损失。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如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春耕生产,遂第一时间联合碧流台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及黑山头村委会开展调解工作,同时邀请旗人大代表参与监督调解。

承办法官一边组织司法所、村委会到碧流台镇政府调取涉案土地的确权书;一边带队扎进田间,协调林工站利用GPS设备勘测土地实际面积,逐寸比对后,最终确定争议土地原始界限,面对铁证,被告张某乙终于承认自己“多占了一垄地”。

“司法的目的不是解决案子,而是解决问题。”于是,法庭干警分头倾听兄弟诉求,从法律角度分析侵权责任;司法所、村委会从乡规民约切入,强调“以和为贵”;派出所民警则对兄弟二人的过激行为进行训诫,划定调解底线;家属通过亲情感化,重新挽回兄弟二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兄弟二人态度逐渐缓和,最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巴林左旗人民法院供稿)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