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讯近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法院乌兰哈达法庭联合乡司法所、当地村委会组成调解团队,用“情、理、法”三剂良药,成功化解了一起林地承包合同纠纷。
“这片林地是我半辈子的心血啊!”七旬老人张某手里紧攥着承包合同,颤抖着说道。调解过程中,老人张某坚持要求继续履行早年签订的承包协议,而承包方古某则以新出台的生态保护政策为由拒绝履约。双方为此争执不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张大爷,您先喝口水,坐下来慢慢说。”承办法官耐心安抚老人情绪,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调解团队成员分别从法律、政策的角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向双方当事人分析权责关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经过近3小时的沟通和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案外人提供2000株适种树苗,古某协助老人在合规区域完成补种。看着满载树苗的卡车驶入村口,老人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此次调解通过多方联动、情理法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效率。
(杨丹丹武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