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只是出于义气在借条上签名,钱不是我借的,更不是我用的,为什么我也要承担责任!”担保责任,关乎你我的财产安全。担保真的只是江湖义气的象征,签个名也没什么大不了吗?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清楚自己在担保中的权利和义务?
老王和老李是多年好友,关系一直不错。日前,老李因资金周转需要,找到老王借款,老王从老徐处为老李借款25万元,并且以其信用作担保,在借条担保人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事后,老李无力偿还借款,老徐一纸诉状将老王和老李告上法庭。法庭上,老王一脸迷茫,他没想到自己签个字就要背负债务。最终,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人民法院依据双方约定,判决老李还本付息的同时,认定老王对老李的借款也承担一般保证责任。老王万万没想到,自己因江湖义气导致多年的积蓄打了水漂,一个签名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那么,担保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说法法官
从法律层面来讲,担保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以保证人身份签字的那一刻,就为债务提供了保障。一旦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债权人就有权要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担保责任主要有两种: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保证责任。一般保证责任中,先由债务人偿还债务,在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才可以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责任;而连带保证责任下,一旦债务人逾期未还款,债权人既可以要求债务人偿还,也可以直接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承担全部债务,没有先后顺序之分。如果需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而保证人又未能及时还款,那么保证人的信用记录就会留下污点。这不仅会影响贷款、申请信用卡,还可能在求职、出行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法官说法:
担保绝非轻率地一签了之,而是承载着沉甸甸的法律责任。在决定为他人提供担保时,务必保持高度的谨慎态度。首先,应当全面深入地了解债务人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确保债务人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这是担保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应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担保责任的具体形式和范围,对于不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切勿因为一时的情面难却或冲动而盲目签字为他人提供担保,因为一旦签字,就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孙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