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春种大好时节,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公安局紧扣春耕生产特点,顺应时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保农、护农、利农上下功夫、出实招,让“田间警务”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竭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农资打假
播撒“安全种子”
“春耕准备得怎么样了?农资都买好了吗?如果买到了伪劣种子或农药,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买种子、农药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检查标签是否完整、字迹是否清晰。”在田间地头,民辅警向农户进行宣传提醒。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商都县公安局把护耕护农工作作为当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具体职责,进一步形成公安民警心系农村、自觉维护农民利益、积极服务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联合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对50余家农资经营点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核查是否存在销售过期或者假冒劣质种子、销售禁用高毒农药等违法行为。对经营农资的商户资质是否齐全、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建立健全购货销货台账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从源头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积极指导农资经营商户做好仓库管理、台账登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农资标签标识留存等工作,及时宣讲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商户切实加强农资质量管理、购销管理,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
走访调解
唱响“春耕序曲”
“老李、老杨,快坐下。大家都是邻里乡亲的,有啥话好好说,千万别伤了和气。”
“耕地机按照之前定下的顺序到了谁家的地就给谁家耕,一家也落不下,不要争也不要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话说到这儿,商都县公安局十八顷派出所调解室里本来因为耕地顺序发生争执的两户村民一下子被民警的话逗乐了,两家农户的纠纷也就此解决。
商都县有210个行政村,642个自然村,春耕时节,针对涉及土地承包、耕种顺序、地界划分等矛盾纠纷多发的特点,商都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强基工程”为抓手,推进“警格+网格”融合和多元共治模式,充分调动村委会、警务助理等群防群治力量,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想法、回应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将“调解室”搬到田间地头,随时解决纠纷、消除隔阂,全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同时,定期召开警民恳谈会,充分了解群众诉求,为春耕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
截至目前,商都县公安局共排查涉农矛盾纠纷65起,化解率100%,切实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脚步丈量
搭建“连心桥”
“春耕期间正是农户们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农资产品的高峰期,也是不法分子利用农户防骗反诈意识淡薄实施诈骗的高发期。派出所民辅警到田间地头开展反诈宣传,同时也配合交警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早上8时,三大顷派出所工作群发出这样一条信息。
春耕时节,阡陌交通,群众驾驶车辆出行显著增多,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商都县公安局按照“派出所主防”要求,严格落实“所队合一”工作机制,统筹警力和群防群治力量,在农忙、集日、夜间等时间节点,加强对主要村道、村舍小巷的巡逻检查力度,提高见警率,确保巡得密、控得严,保证乡村道路畅通和农产品的运输安全。同时组织民辅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向群众面对面讲解防骗、防假、防盗等安全知识,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发生。
“很多农户耕地距离住处较远,为图方便省事,有时很多人挤上一辆农用车、三轮车到田间劳作。我们会不定时开展农村道路巡逻和路查路检,严查严管农用车违法载人、不佩戴安全头盔、超员载客、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升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三大顷交警中队民警说。
据了解,今年3月份以来,商都县公安局共组织安防宣讲30余场,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余起,教育劝导轻微交通违法行为120人次。
(商都县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