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警务队”主动上门为企业员工办理业务。
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工作中,基层派出所处在维护社会治安、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更是平安建设的“压舱石”。
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过程中,明确“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结合辖区人口结构、矛盾纠纷类型等方面特点,逐步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主动防范体系,做优便民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化警力配置提升警务效能
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坚持内外挖潜与机制创新并重,探索有效缓解因警力不足带来的社会管控难题,促使警务工作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实现警力资源和警务效能的最大化。
各派出所根据民辅警年龄结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择优定岗,配齐配强“两队一室”警力,并根据各片区每日接处警实际情况,推行“1+3+2”警员配比模式,即每天安排1名接警员、3名出警员和2名巡逻员负责日常警务工作。该警员配比模式在确保高质效完成派出所工作的同时,还蕴藏着“派出所+”职能。
派出所2名巡逻员与责任区的特巡警配合,构建了“派出所+特巡警”的“主防”模式,实现派出所和责任区特巡警业务双向融合、警力相互补充的工作目标,打造“高峰站岗、平峰巡线、有警接警、无警巡逻”的巡处一体化勤务模式,辖区治安纠纷、突发事件处置率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各派出所打击现行违法犯罪25起,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50余人,服务街面群众5689次,见警率、管事率明显提高,既震慑了犯罪,也赢得了民心。
各派出所结合各自人员结构,不断丰富暖警爱警政策。白海子派出所创新奖励方式,提出“奖休”概念,秉持“以工作见真章,以实绩论英雄”的原则,强化内部考评机制,加大对队伍的日常监督管理,采取“奖休”的方式,激励成绩突出的民辅警。该举措不仅能让民辅警身心得到休整,同时也促进民辅警寻找到差距、认识到责任、激发出动力,真正体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延伸警务触角搭建“主防工事”
各派出所深化“两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坚持“派出所以基础工作为主、以社区警务为主”“社区警务专业化、社区民警专职化”,强力推进“派出所主防”落地见效。
幸福路派出所、马莲渠派出所、白海子派出所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做实乡村振兴警务工作,将辖区划分为多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任命一名民警为片区长,专职负责各项警务工作,同时,率先推行派出所民辅警到村委会兼任村书记(主任)助理,现阶段已全部实现。
同时,按照“一村一辅警”的要求,派出所按照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优先把业务能力强且对行政村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辅警,选任为驻村辅警,并在行政村逐一建立乡村警务室。
着警服的“村干部”借助身份优势和职能优势,强化信息收集工作,推动“微信+社区警务”机制,拓宽、延伸派出所警务触角,搭建“主防工事”,及时获取社情民意,基本实现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信息提前掌握,对重大风险隐患提前获取、提早预判。
德法情相融合延伸调解触角
集宁区公安分局以“深耕善治”为切入点,积极推动派出所工作从“以打为主”向“以防为先”转变,从“防范发案”向“防范风险”延伸,着力擦亮“调解工作室”矛盾纠纷化解品牌。
各派出所抽调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民辅警成立“调解工作室”专司调解工作,让调解工作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必由之路,让调解室成为警民“连心桥”。“调解工作室”秉持依法为纲、以情为线、以理为要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前提,按照“群众先说理、民警后梳理、警民共谈理”的顺序,找到引发矛盾纠纷的根本原因、症结所在,用心用情感化当事群众,充分运用德法并举、情法相融、宣教合一的方式,将情感、法理贯穿于矛盾纠纷调解始终,引导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理清矛盾纠纷发生的原委,认清矛盾激化的危害后果,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
在此基础上,各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还不断创新模式,吸纳外力,采取“警+N”的模式,联合当地司法所、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实行“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警司联调机制,将公安机关处警中的快速反应优势和司法所、法庭调处矛盾纠纷的优势及村委会(社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集中整合,全力防范化解管控各类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转刑”案事件的发生。
2023年,集宁区公安分局各“调解工作室”共调解矛盾纠纷1753起、治安类纠纷506起、民事纠纷1247起,治安调解案件同比上升115.4%,调解工作成效显著,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警务不断前移服务精准暖心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各派出所将警务工作前移,利用社区警务建立微信群,搭建“指尖小警务”,可咨询、可办事的警务平台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指尖小警务”聚焦企业所求、群众所需,实施点对点精准服务。通过“指尖小警务”,派出所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群众诉求。而“移动警务队”则针对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完成由“你上门寻求帮助”向“我上门主动服务”的转变。
利用“指尖小警务”收集到的企业反馈,集宁区公安分局出台了多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便民利民举措,在各派出所开设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向企业员工发放派出所制作的便民利民服务卡,公布民警联系电话,公开便民措施,并组织“移动警务队”主动上门为企业员工办理各种业务,帮助企业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指导企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开展联合演练,提高企业防范能力。
2023年,各派出所“指尖小警务”与“移动警务队”组合,为特殊群体居民上门办理户籍业务467人次,为企事业单位职工上门办理居住证314个,办理户口迁入57人次,提供服务咨询3750余次。
在坚持中焕发生机,在发展中发扬光大。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区分局将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亮丽篇章。 (戴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