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包头市青山区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各单位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健全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化解机制,集受理接待、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评估反馈为一体,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着力推动全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建立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变“维稳”为“创稳”。在推动线下“三源”(警源、访源、诉源)排查的基础上,区司法局创新法律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区10个街道(镇)、77个社区(村)、882个网格管理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法律服务+微网格”模式。以1个微网格为基础单元,每个微网格配置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社区(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公证员各1名,将矛盾纠纷排查、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服务等工作落实到每个微网格,第一时间提供法律服务,第一时间排查化解矛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建立全覆盖矛盾纠纷服务工作网络,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在区、街道(镇)两级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统筹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综治等资源力量,积极构建司法行政主导的非诉讼纠纷多元闭环化解机制,确保各种专业力量整合使用,各种解纷方式衔接配合,各类非诉纠纷一站解决。同时,推动实体中心和网络体系同步建设,窗口平台和智慧系统一体打造,全面深化“内蒙古掌上调解”应用水平,最大程度发挥网上枢纽平台作用,实现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
建立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整合全区各方优势资源和力量,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的“三调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整合、协调各行业各部门专业力量,对全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进行“一体化作战”,形成调解工作合力,切实筑牢“矛盾不上交”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在区、街镇两级建立“四所一庭”衔接联动工作机制。围绕有效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基层部门协调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吸附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动纠纷调解分流治理。针对矛盾纠纷最为集中的信访、诉讼、治安三大领域,区司法局分别与信访局、区法院基层法庭和公安派出所建立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机制。一是做好访调对接。接到区信访局移交的信访积案45件,由区司法局班子成员包案,对接信访案件责任单位,建立责任单位主抓,司法局协调,律师参与的调解工作模式,目前已对12件信访积案进行了调解。二是做好警调对接。在辖区派出所设立公调对接室,由各街镇调解委员会协助公安机关调解治安纠纷。三是做好诉调对接。对适宜调解的矛盾纠纷,由区人民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特邀人民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成功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并进行司法确认。今年以来,青山区各级各类调委会共计调解案件7600件,涉及当事人15207人,调解成功7530件,调解成功率99%,涉及金额1893.37万元。
(包头市青山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