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深入学校开展禁毒宣传。齐越摄
人们将毒品称为“白色瘟疫”,因为它让人深陷泥沼不能自拔;人们将缉毒誉为“刀尖之战”,因为它让人义无反顾向险而行。毒品不仅危害身心健康,而且危害社会稳定。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近年来,乌海市公安机关按照清源与堵源并重、查缉毒品与管控制毒物品并举、减少毒品供应和萎缩毒品消费并抓的工作方式,持续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努力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实现了18岁以下青少年无吸毒、无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校园无涉毒案件发生、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娱乐场所“零涉毒”、连续23年保持毒品原植物“零种植”的“三无三零”良好态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吹响了基层治理嘹亮号角。
严打严治零容忍
看着突然出现的民警,仝某吓得不知所措,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精心设计的毒品交易计划竟然不攻自破。他的脑海中不停地打着问号: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警方又是如何得到的线索?
随着仝某被收入法网,乌海市首例以污水监测依据为突破口的毒品案件宣布成功告破。
近年来,乌海市公安机关统筹各警种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开展联合打击、集成攻坚,全力提升禁毒行动成效,并依托智慧侦查中心,在全区率先与第三方合作开展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监测工作,实现了禁毒工作的历史性跨越。
2022年7月,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对乌海市乌达区污水厂的污水样本进行了重点检测分析。针对乌达区污水样品检测结果海洛因含量超标这一情况,乌达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立即与第三方某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对吸毒人员集中的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进行水样提取鉴定,排查涉毒人群,并展开毒品污水溯源、研判分析等相应措施。在准确掌握涉毒区域后,及时将检测结果转化为线索。经过数据筛查和深度研判,查到涉毒证据后,对贩毒人员仝某实施了抓捕。
数据引领、赋能实战,乌海市公安机关依托智慧侦查中心,进一步固化毒品案件情报搜集分析研判流程,探索建立针对毒品来源地、隐性吸毒人员、吸毒人员违法犯罪活动等深层次情报分析机制,实现了线索获取、挖掘拓展、全警联动、全链条式打击。同时,强化视频监控、信息研判、毒情监测等科技手段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按照“破大案、打团伙、挖毒源、摧网络、端工厂、全链条”的打击思路,在大要案件侦办上再发力、在防范打击制毒活动上再发力、在查处管控上再发力、在协同配合上再发力,严防制毒案件的发生。
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据介绍,2022年以来,乌海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缴获毒品25.619千克,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1起、自治区公安厅目标案件5起,打掉贩毒团伙6个。
严防严控出实招
每当看到吸毒人员成功戒毒,梁彦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禁毒工作繁琐复杂,但她初心不减、热情不减,依然行走在禁毒前沿。如今,她所负责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成效显著,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管控率、执行率大幅提升,戒断巩固率稳固增长,复吸率明显下降。
梁彦是乌达区滨海街道办事处滨海社区副主任,同时,她还是一名兼职禁毒社工。自2014年参加工作,她便开始从事禁毒社区工作。
禁毒社工,被亲切地称为“毒海”摆渡人,他们在禁毒部门的主导下,协助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以及对吸毒人员进行管理、教育、服务等。
禁毒社工是禁毒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多年来,乌海市公安机关坚持把吸毒人员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常态化评估管控、网格化管理、实地化核查。
在常态化评估管控中,将全市社会面吸毒人员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纳入管控范围,针对高、中风险吸毒人员,组建“民警+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社区医生+禁毒志愿者+监护人”多位一体的戒毒帮教监控小组,实现从戒毒场所到社区“面对面移交”的无缝衔接。在网格化管理中,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等功能兼备的综合治理体系,并在全市67个社区配备专职、兼职禁毒社工、禁毒专干102人。2022年,全市社区戒毒执行率81.8%、社区康复执行率9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实地化核查中,深入开展吸毒人员见面核查工作,了解其生活情况,做好亲属帮教工作。2022年,乌海市累计帮扶救助吸毒人员及其家庭45人,帮助8名吸毒人员子女完成学业。
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现在,吸毒、贩毒、种毒、制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更加隐蔽。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式,乌海市公安机关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高易制毒物品管制专业化、智能化水平:锚定毒品原植物“零种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无人机”踏查,举办禁种铲毒挂图展览,形成浓厚的禁种铲毒氛围;锚定制毒物品“零流失”,对全市174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行网上、网下、常态化、定期检查同步监管,切实把好审核关,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锚定重点行业“零涉毒”,通过开展宣传培训,与业主签订责任状,加强娱乐场所监督管理,确保娱乐场所“零涉毒”。
“禁毒工作是最苦最累最难的,但在我看来,它是最有意义的。”作为一名禁毒社工,梁彦深知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梁瑞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