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
“咱街道居民小冯失业在家有一段日子了,她现在想加盟一家熟食店,大家结合创业扶持政策想办法帮她早点把店开起来。”近日,在包头市东河区河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碰头会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河东街道滨一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立即着手为居民小冯建立“一人一册”跟踪服务档案,并协助其与商住城小区空闲底商对接。不久,小冯的“绝味鸭脖”熟食店迎来开业大吉,她高兴地说:“感谢街道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全力帮助,我一定好好经营这个店。”
河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位于包头市东河区民生大街,下设7个社区便民服务站。自开展政务服务工作以来,该中心始终坚持“便民零距离、服务心连心”的工作宗旨,全面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居民小冯的创业大计能在短时间内得以实现,得益于该中心打造的“N+7+1”全流程政务服务。
事前:“N”种宣传方式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备就齐”
丰富的政策宣传渠道,实现业务公开“全覆盖”--通过全面梳理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40余项业务办理流程,河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形成文字版、语音版、视频版业务办事指南,充分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格群及LED屏、宣传栏、便民条、上门面对面等形式多样的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做到各项政策及时宣、重点宣、主动宣,充分发挥办事指南的指引效果,让群众及时获取办事信息,并依托多个微信咨询群、中心电话进行线上预约,还可通过在咨询区现场登记的方式进行预约,通过预约受理,平均节省排队等候时间约1个小时。
“我们老年人主要看视频版,直观又易懂,通过视频宣传讲解,办什么事应该到哪些窗口、走哪些流程心里‘门儿清’,一点弯道不用走,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滨五社区居民董大爷前来办理养老待遇登记和社保卡换卡业务时连连赞叹。
事中:“七办”服务模式
让办事“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创新事项受理模式,拓展政务服务“宽范围”--为快捷、高效地为办事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河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各便民服务点打造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力推行提前办、帮忙办、上门办、自助办、就近办、延时办、代理办的“七办”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一门进、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事办、一窗办”。同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该中心开通绿色服务专窗,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为特殊群体提供“1对1”上门服务,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里,认真践行“让服务人员多跑路,让办事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内容。
“没想到不用自己跑腿,服务中心的娃娃们就帮办代办、送证上门,速度还这么快,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家住滨二社区的王阿姨患病后,因行动不便一直未办理残疾人证,河东便民服务中心了解到这件事后,当即启动“代理办”服务,并为王阿姨开启“绿色通道”,全程帮办、代办,制证完成后第一时间送证上门,为老人解了当务之急。
事后:“一跟到底”服务机制让结果“高质高效、可测可评”
建立跟踪服务机制,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在河东街道,辖区群众可通过12345热线、码上监督马上办、“好差评”系统的价功能及时将问题反馈至便民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建有“咨询服务记录本”,由负责人做好服务连接桥梁,做好咨询服务登记,根据服务对象所办理事项的紧急程度,在3-5个工作日内办结,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同时,建立特殊人员“一人一册”跟踪档案,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线上线下定期回访,完善特殊人群服务体系;建立“跟踪记录本”,业务办理全流程跟踪,让整体办事流程更具时效性,提升窗口人员服务质量,推动落实好职责内得马上办、职责外的协调办、群众需要的跟踪办。
辖区居民张先生因在外地工作,本人不便来大厅办理4050业务,为此,他联系到便民服务中心。了解到张先生的实际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帮助张先生准备好照片、复印件等办理材料,第一时间通过线上方式完成了业务办理。事后,张先生感叹地说:“没想到我人在外地还能这么顺利地办完这笔业务,这个过程中我亲身感受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热忱、专业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
“绝味鸭脖”熟食店店主小冯的店开张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线上联系或亲自上门,询问熟食店在的经营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和问题,并一一帮助解决。“有了服务中心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熟食店经营得顺利多了,现在营业额也一天比一天多,生活开始一天天好起来,我们一家人心里都踏实了。”对服务中心的跟踪服务,小冯感到受益良多。
如今,“N+7+1”全流程政务服务已成为河东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品牌服务,在“便民零距离服务心连心”的工作宗旨下,中心工作人员仍在不断探索对业务办理“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进行全面提升优化的更优模式,让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切实地感受到了“河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