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从2014年的四项改革试点到2016年的十项改革试点,到2018年双百行动,再到2020年开始的三年行动方案,国企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政工工作也步入全面创新时期,工作理念更加侧重群众观念,工作方式更加开放、民主,不再拘泥于传统模式,而是充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融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践也不断证明,在国企发展中,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高效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支撑。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融合发展的根源
(一)相同的价值取向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命脉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排头兵”,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作为国企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其工作的导向,都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国企的“根”和“魂”。
(二)共同的奋斗目标
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国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其本身的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国企日常运行过程中,不管是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人力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三)契合的职能特点
国企政工工作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式,树立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员工行为,促使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达到共赢。而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从职能上来看,都是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激励等手段,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效益与员工利益同向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在职能上具有很高的契合性。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需求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持续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在党的二十大之前基本完成,是全国国资系统、国企的重点工作。发展和矛盾相伴,集体诉求和个体诉求交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企业组织的微观结构中,助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要求?如何将企业政工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将党的指导思想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党管人才”,这是摆在所有国企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国企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寻求内在突破的关键一招。
(二)两种管理手段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建设企业的规章制度,敦促职工执行企业所规定的规则,使职工与企业标准达到较高程度的一致性,是一种刚性的管理手段,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而国企的政工工作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刚性约束”来说更像是一种“柔性约束”,工作方法一般为感化型教育,通过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职工履职的主动性。两种管理手段的互补及融合发展,是促进企业制度顺利实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三、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筑牢思想根基,破解融合发展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国企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与企业发展、管理体系、文化特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作为企业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专项改革,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管理者、员工的切身利益与职业发展,进而影响到企业稳定与未来。因此,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让每位国企员工意识到“唯改革才有出路”;意识到三项制度改革是激发国企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是关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赋予每位国企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除弊革新迫在眉睫,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用理想信念引领人、用使命责任激励人,让新思想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企业、进班组,形成改革内生动力,确保党的政策在企业落地生根。
(二)强化目标管理,提升融合发展凝聚力。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从目标导向的思维出发,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为主线,精准发力。宏观层面继续通过优化工资总额核定、完善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决定机制等措施来激发企业改革动力,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微观层面,按照人员类别撬动薪酬杠杆,深化内部分配制度,丰富激励手段,推动收入能增能减,提升人力资本效率效益;构建市场竞争思维,坚持市场化选人导向,构建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契约化、市场化用工管理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建立择优上岗、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三)创新评价机制,赋能高质量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本轮国企改革的起点与任务,也是国企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工作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三项制度改革与每位国企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获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推动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因此,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量化国企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是赋能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建立以利润总额、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效益评估维度,确保企业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国企管理制度;其次,建立以班子领导力、人才竞争力、员工凝聚力、组织创新力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效力评估维度,构建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国企落地生根;第三,建立以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效能评估维度,衡量企业人事、劳动、分配管理机制市场化程度,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第四,建立以责任担当、制度落实、创新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效率评估维度,打造对党忠诚、兴企有为、治企有方的高素质经营团队。
国企改革任重而道远,同样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国企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发展符合我国国企发展情况,唯有将融合发展的软实力转化成为撬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硬杠杆,才能夯实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