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初秋时光,果实飘香,和农作物秋收一样,北方草原也进入了自己的秋收打草季。8月末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连日来,阳光明媚,正是打草的好天气,牧民们都留在嘎查为给牛羊等牲畜储备过冬草料而忙碌着。在锡尼河西苏木巴彦呼硕嘎查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一垛垛切割整齐的草捆静静地伫立着,与远处劳作的打草机和飘散在空气中浓郁的牧草香遥相呼应,展示着草原秋天的别样景致。此时,脑海里闪现两个字:收获,而这里的牧民们收获的不只是丰厚的草料———8月31日,鄂温克旗人民法院副院长道日娜带领6名业务精干的蒙汉双语法官组成巡回普法小组,驱车百公里,走进这片草原深处,面对面为牧民们“送法”,以切实提升牧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权能力。
此次“送法进牧区”活动针对偏远牧区群众诉讼难问题,法官们通过发放蒙汉双语宣传手册、提供双语法律咨询服务、以案释法等形式,进行草牧场纠纷、金融借贷纠纷及婚姻家庭等与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宣讲。而在这些“送法”内容中,有一项最吸引牧民群众,那就是法官们带来的格式规范的蒙汉文金融借贷合同文书范本。
当法官们将前期认真准备的蒙汉文金融借贷合同文书取出,递到副嘎查达巴达拉手中时,他立即认真阅读起来,然后高兴地说:“这样规范的合同文书对我们牧民来说太重要了!以前牧民们因为缺少金融借贷合同知识,稀里糊涂地不是随便打了白条,就是按贷方提供的合同签了名,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这下好了,这些问题都能有效避免了!这段时间我们一定组织牧民们认真学习!”
此时,法官周围已有不少牧民群众闻讯前来咨询,并认真看着这份规范的金融借贷合同文书,并不时就不懂的地方向法官提出疑问,而法官们则用蒙古语给予细致的回答。
道日娜表示,此次“送法进牧区”是法官与牧民“面对面”法律服务系列活动的一次积极实践,其中为牧民们提供蒙汉语金融借贷合同文书范本,目的在于规范牧区民间金融借贷的行为,使牧民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年来,鄂温克旗法院审理过的大量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大部分因合同形式不规范而导致了法官办案难度加大,同时,很多牧民的合法权益也因签合同不规范而不能得到法律保护。在这份规范的金融借贷合同中,我们对借贷本金和利息的约定,以及借贷双方的身份信息等重要内容都进行了明确,一旦牧民在借贷过程中产生纠纷进行诉讼时,办案机关就能够迅速通过规范的合同内容理清案情,并快速规范地办理,牧民的合法权益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