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全面践行社会责任,积极保障金融服务,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恢复元气、纾困解难,为稳定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金融力量。
助企纾困多措并举稳经济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结合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两手抓”“两不误”,高效推出一揽子金融帮扶“干货”,为疫情期间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送去金融“及时雨”。
出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暂时经营困难企业授信管理办法(2022年版)》,通过借新还旧、贷款展期、调整授信品种、调整还款计划等方式,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持续予以资金支持,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以缓解企业债务压力,改善企业还款能力,维持企业正常经营。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主动对接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批发零售、物流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企业,单列3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规模;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减费让利”要求,特别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下降,主动承担抵质押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等各类费用;持续降低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转账汇款、结算、银行卡刷卡等方面手续费,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
立足地方 汇聚发展能量源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立足地区传统产业发展特点,牢固树立“靶向思维”和“改革思维”,深耕重点领域,将制造业投放摆在信贷投放的重要位置,制定制造业贷款以及中长期贷款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加强产业调研、建立白名单、开通绿色通道,持续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风机设备等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型产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自治区制造业企业向“质造”转型、向“智造”蜕变,倾力服务包钢、伊利、蒙牛、蒙能、蒙电等一批自治区龙头企业,扎实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部署落实落地。截至一季度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27亿元,较年初新增45亿元,增速达16%。
依托“一体两翼”,推动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借助中银集团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平台,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通过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跨境结算、财富金融等综合金融服务,助力自治区制造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
聚焦三农 抢抓农时保春耕
为保障春耕备耕,自年初以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依托辖内各地区涉农特色场景,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化金融助力“三农”工作,主动深入了解农户春耕生产形势和资金需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春耕备耕资金难题,引金融活水畅流田间。
被誉为“塞外粮仓”的巴彦淖尔市,是我国春小麦主要产区之一,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惠民政策,贴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推广“河套农户种植贷”,全力支持农户购买种子、农资、农机等资金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要求,开辟“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上门为农户提供及时便捷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春雨”播撒到田间地头。“河套农户种植贷”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申请办理的农户和相关单位均对中国银行适时有力的金融支持和“急农民之所急”的责任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农户种植贷”在全区得到广泛推广,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各盟市分支机构将结合地区特色,按照“一县一品”思路研究制定融资服务方案,提升信贷服务质效和投放效率,保障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年初至今,已为巴彦淖尔、乌兰浩特、呼伦贝尔、赤峰、通辽、包头等地区的种植农户提供春耕贷款超8亿元,惠及农户21397户、企业129家。
数字转型 孕育发展新动能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冠疫情给金融机构传统业务模式带来挑战,也为开拓科技金融业务带来机遇。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围绕不同类型企业和个人需求,通过丰富线上业务内容,全面提高“非接触式”服务水平,实现“业务不打烊、操作不见面、交易更高效、服务更省心”。
针对小微企业授信“用款急、用款快”特点,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通过“惠如愿·中银企E贷”“惠如愿·税易贷”“中银乳E链”线上系列产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提供“零接触”的纯信用及抵押类贷款服务,有效提高了审批和放款效率、实现资金随借随还。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累计为900多客户提供了超9亿元的线上业务授信支持。
发挥外汇外贸专业领域优势,以线上服务加强稳外贸工作,依托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微银行等渠道为企业提供7×24小时的线上化、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出中银跨境汇款直通车、在线保函、在线单证、在线结售汇等在线产品,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跨境金融服务。今年以来,通过线上渠道为自治区260余户外汇外贸企业办理各类单证、汇款、保函、结售汇业务8亿美元。
创新推出“科创贷”产品,通过风险补偿资金+知识产权质押模式,有效解决中小微科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题,累计支持科创企业150余户,累计金额近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