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结束的声音响起,罗滢松了一口气。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一起借贷纠纷案件终于成功调解,原告方同意减免部分利息,被告方也一改一直以来的不配合,愿意偿还欠款。记不清给当事人打了多少个电话,但辛苦没有白费,罗滢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她是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今年8月以来,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乌达区法院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简称“多元解纷中心”)在线调解工作室调解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等相关要求,乌达区法院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将矛盾纠纷的根源地作为平台建设的支点,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进诉前调解中心各项工作建设,对接乌达区政法委、司法局、工会、妇联、房管局、银行等多家单位,于2020年7月先后成立5家主题调解工作室,从而推进法院多元化解纷平台建设。罗滢所在的“在线调解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多元解纷 高效便民
“我的窗户坏了那么久没有人管,我凭什么交物业费?”“再过下去没什么意思了,我们决定离婚!”“请问,我这样算是工伤不?能不能要求补偿……”在法院多元解纷中心的走廊中,时不时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除“在线调解工作室”外,多元解纷中心的主题调解工作室还包括“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金融、物业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家事调解工作室”。
“这几个调解室都是法院对接工会、房管、司法等部门建立的,除特邀调解员和法官助理利用线上调解平台在线化解纠纷之外,我们采用‘法院+工会’模式,在诉前化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合同纠纷中,由乌达区工会派驻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工作;采用‘法院+银行+房管局’模式,化解银行借款合同、民间借贷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类纠纷,并返聘了资深退休老法官入驻金融物业调解室工作;采用‘法院+司法局’模式,邀请律师、人民陪审员积极参与到多元化解纠纷平台工作中,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及化解纠纷服务;聘请了22名调查员、两名律师,两名法律工作者,成为家事调解员。目前,各工作室已经运行了近4个月,效果非常好。”乌达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多元解纷中心负责人刘慧介绍道。
据了解,多元解纷中心是乌达区法院对诉前调解机制的优化升级措施。在法院建立“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的建设基础上,立案庭接到的民商事案件除交通事故纠纷、建设施工纠纷等较为复杂的案件要转到民事审判庭外,其他案件直接从立案庭流转到解纷中心进行多元化、专业化的诉前调解,确定无法调解后,再转回到立案庭进行立案。“在这个流转过程中,大部分案件在我们这里都能够成功调解,这样一来,积案化解率和司法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刘慧说。
办案有速度 化解在基层
“建立解纷中心,对案件当事人和法院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首先,解纷中心为当事人服务,若是诉前调解成功,就省了一笔诉讼费用,大多数当事人在这里免费解决了法律问题,诉求得到了满足;其次,将案件进行分类调解,既保证了调解员的专业性,又提高了调解效率;此外,诉前化解纠纷越多,导入诉讼的案件就越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问题。”该院立案庭庭长刘艳芳深有感触地说道。
“‘一站式’化解矛盾、‘一扇门’为民解忧”等字样醒目地写在多元解纷中心走廊的文化墙上,作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指定的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纠纷的试点法院,乌达区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积极融入诉源治理,加快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建立方式多样化、调解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的大调解格局,构建主体性、和谐性、法律性融于一体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
(王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