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民调解:调出和谐一片天恪守忠诚绽异彩守望正义为人民
第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891期:第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1-07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铸梦平安法治乌海”系列报道———

互联网+人民调解:调出和谐一片天

本报记者梁瑞虹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坐在电脑前,看着画面实时传来,张伟开始主持调解。倾听诉求,展示证据,化解纠纷,一场“隔空对话”在屏幕的切换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伟是乌海市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他正坐在互联网调解室,主持一起交通事故的调解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调解现场不再是办公桌前的分坐两端,而是信息时代的远程视频。

在张伟对面的电脑屏幕中,一方人在乌达,一方身在包头。科学技术的应用,让他们不出家门就参与了调解。

很快,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张伟打开第三方平台,在线制作调解协议书后,发送至双方的手机。随着当事人确认签字,这起交通事故纠纷顺利调解。从调解开始到完成调解,时间仅仅过去20分钟。

这一天,是2018年5月15日。

对于张伟而言,2018年5月15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自这一天起,他正式运用互联网开始解决交通事故纠纷。对于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来说,2018年5月15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自这一天起,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迈进“互联网+人民调解”时代。

突破瓶颈化解纠纷创新举

乌达区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外来人口流动频繁,低收入群体偏多,交通工具以摩托车居多,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高,交通事故赔偿、调解数量多,难度大。为此,乌达区政法委与乌达交警大队、乌达区司法局、乌达区人民法院积极协调,于2011年挂牌成立了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后,因便民、利民、高效服务而深受群众的青睐,其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日渐凸显。

张伟说,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无缝对接,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化解了矛盾纠纷,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为调解案件而耗费大量时间的交警节约出80%的时间。有了这些时间,民警可以专注于事故调查、处理,以及道路疏堵保畅、压控事故工作中。

据了解,以前,交通事故发生后,从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制作笔录和法律文书,到事故责任认定、组织当事人调解,交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尽管交警超负荷工作,但在事故处理环节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极易引发当事人的不满。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生效后,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到交管大队调解,也可以到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到法院提起诉讼。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后,大多数当事人都会被交警推荐到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不仅节省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群众对事故处理的满意度。

在几年的调解工作中,调解员们扎根一线,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调解模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并创造性地推出了“特约调解室”服务。

在日常的调解工作中,调解员发现,许多老百姓因不了解事故理赔流程,经常往返于交警大队、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常常因为盖一个章而来回奔波,致使案件理赔款迟迟不能到手。于是,调解员主动联系了11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特约调解室”服务,即:保险公司、交警、当事人、调解员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特约调解室’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理赔难题,解决交警调解案件耗时太长的问题,解决因保险公司报销金额不足造成当事人反悔而二次处理甚至进行民事诉讼的尴尬处境。”张伟说,“特约调解室”成立以来,当事人不用找交警、不用去法院,就让所有的难题得到了有效化解。

绽放异彩服务群众出实招

高效调解,快速理赔,成为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特色。高达99%的调解成功率,让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声名鹊起,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调解员在工作中发现,还有许多当事人因时间、地点无法一致而耽误了调解进度。

张伟说:“在所有的交通事故纠纷中,每年至少有15%的当事人属于长途货车驾驶人或是到乌海出差、旅游人员。发生事故后,他们往往因为时间和地点问题而耽误了调解进度。”

为了破解不同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申请调解的限制,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想到了互联网应用。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乌达交警大队的鼎力支持。乌达交警大队与乌海市交警支队取得联系,经过反复沟通,决定尝试应用办公系统“钉钉”软件。

作为办公平台,“钉钉”应用广泛,而且乌海市交警支队于几年前就开始将其应用于内部办公和社会服务。只要当事人通过手机下载“钉钉”软件,便可与调解员实现远程视频,参与纠纷调解。之后,技术人员又找到第三方“e签宝”,经过沟通、测试,创建了系统自动生成的印章等工具。

2018年5月15日,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工作再创新举,互联网应用,跨区域调解,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意气风发地走进“互联网+人民调解”时代。

传统调解需要耗费当事人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现在,无论当事人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钉钉”提出申请,调解员在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后,便可以在线进行视频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后,调解员直接在线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确认后,在线电子签名,生成具有法律效益且经过公证的电子文书,调解随之结束。

通过网上办公系统办理事故调解,当事人可以享受到足不出户的司法便利,破解了不同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申请调解的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当事人的需要。“互联网+人民调解”将人民调解与互联网这一载体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少跑路,信息多跑路”,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几年来,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屡屡创新,以便民、利民、高效的调解工作,减轻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坚不可催的民心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乌达区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并调解成功交通事故纠纷案件3900余件,涉及金额7300余万元,调解纠纷案件成功率达99%,调解案件履行率为100%,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