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玥)3月27日上午,包头市河东司法所所长苏和像往常一样,通过工作平台查看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打卡签到情况。
按照规定,每名社区矫正对象每天需要打卡签到两次。如果一天之内两次未打卡签到,就需要及时联系本人核实情况。当天下午2时30分,社区矫正对象吴起(化名)仍未打卡签到,这引起了苏和的警觉。
苏和给吴起打了几通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于是,他联系到了吴起的矫正保证人(即其父亲),通过电话告知吴起脱离监管的后果,并希望他父亲能帮助司法所找到吴起。吴起父亲表示,他也联系不到儿子。
下午4时许,苏和与工作人员立即联络吴起居住地所在的社区,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对吴起的居住地进行了入户走访。通过多次敲门以及邻居的帮忙呼叫,房门缓缓打开。
“我们进去的时候,看到吴起一只手搭在门把手上,一只手捂着肚子,瘫在地上已经动不了了。”苏和介绍道。吴起凭借最后一丝力气打开了房门,但已经意识模糊。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让社区网格员呼叫120急救中心,并通知了吴起家属。随后,苏和在吴起家中的茶几上发现了大量药物以及新购置的水果刀,工作人员立即报警,民警到场采集证据后,初步判定吴起为服药自杀。
事发后第4天,东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大队的心理辅导老师武玉荣来到吴起家里。得知吴起因负债50余万元无力偿还。产生轻生的想法后,武玉荣随即对其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