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玥)近日,包头市固阳县人民法院携手固阳县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达1.1亿元的工程款纠纷案。
2022年7月,甲电力公司与乙风力发电公司签订了《风电基地项目合同》。工程原合同工程价款金额为5.9亿元,后调整工程价款金额为5.6亿元。工程完工后,乙风力发电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支付工程价款,截至2024年11月,乙风力发电公司仍欠甲电力公司工程款1.1亿元。
收到诉讼材料后,固阳县法院了解到双方同意先行调解,便将案件委托移交至县综治中心。在法官的指导下,综治中心调解员多次组织现场调解、电话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指导调解是固阳县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
2024年11月,固阳县综治中心正式运行。固阳县法院抽调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各1名、特约调解员3名入驻县综治中心,全力搭建起化解纠纷的前沿阵地;将立案窗口延伸至中心,接入政法专线,搭建信息平台,做好指导调解、立案登记工作。对于不属于法院受理的案件,及时引导至相关部门予以解决;由派驻法官及法官助理对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培训,助力提升调解水平;充分释放“先行调解+司法确认”效能,充分发挥“人大+法院”“政协+法院”等多元解纷端口作用,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凝聚多元解纷力量,实现重大、疑难案件就地调处、就地化解。
不仅如此,该院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针对涉民生、金融、物业等案件爆发式增长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报告,主动与物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开展化解工作,推动完善纠纷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闭环链条。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改变的不光是工作理念,也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固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荀利红说,固阳县法院下沉审判力量,打通社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