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森林覆盖率超75%,水资源丰富,是嫩江重要支流甘河的发源地。作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始终保持100%。为筑牢这道生态屏障,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抓手,持续强化对辖区北三镇(克一河、甘河、吉文)自来水水源地及自来水水厂的监督保护,守护群众“生命之源”。
3月26日,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联合旗水利局组成专项检查组,随机抽取了北三镇20余户居民家中水样,重点对大肠杆菌、重金属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在克一河镇某老旧小区,多户居民反映家中饮用水里有黑色颗粒。经检察人员现场确认,黑色颗粒系活性炭颗粒流入自来水管道导致的二次污染。检察机关立即约谈供水公司,督促供水公司更换自来水过滤装置,并建立“居民水质反馈绿色通道”,实现“发现-整改-回访”闭环管理。
同时,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还创新采用“无人机+徒步巡查”模式,对北三镇上游水源地的3处一级保护区开展了全方位监测。在监测中,该院“鸿鹄绿卫队”无人机航拍组发现,部分水源地周围存在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对此,检察人员迅速联合当地镇政府在自来水公司举行座谈会,要求其对水源地周围环境严加保护,设立严禁倾倒垃圾的标识,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对北三镇自来水厂储水水箱、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运行情况进行查看过程中,发现部分水厂的水箱有严重水锈且箱体上盖裸露在外,检察人员立即要求水厂维修储水水箱,定期除锈。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准备建立“水厂+检察”联合实验室,每月对出厂水、管网水进行联合检测,检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实现检察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对自来水的实时监控,让“清水”从源头到终端全程可溯。
从碧波荡漾的甘河源头,到鳞次栉比的城镇水厂,鄂伦春自治旗检察院深化跨区域协作,完善“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机制,织密水源地保护网,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