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凝聚统一战线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87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4-04

党建引领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温亚静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群团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群团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承担起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在党建引领下,群团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共同奋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党建引领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凝聚群团组织力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一、党建与群团工作的联系

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紧密相连,党建工作是群团工作的根本保障,群团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连接群众,为群团工作指明政治方向,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引导群团组织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基层开展活动,既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又倾听民心民意、了解群众诉求,促进党和群众之间的沟通联系。

1.桥梁与纽带的关系

党建与群团的关系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群团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通过组织化渠道将党的意志转化为群众行动;另一方面,群团组织又是社情民意的“传感器”,通过诉求反馈机制为党建提供决策依据。这种双向互动既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又构建起覆盖工会会员、共青团员和妇女成员的庞大组织网络。

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和群团工作共同致力于服务人民群众,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是群团组织的领导者,通过党领导群团、群团服务群众的协同机制,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2.党建与群团相互促进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与群团工作形成了双向赋能的互动格局。党的领导为群团工作提供政治方向,群团工作则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将党的政策主张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一方面,党的理论创新为群团工作注入灵魂,实现思想引领与群众参与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通过“职工学堂”“青年大学习”等载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群团组织的行动指南,推动党的主张与群众智慧深度融合。

在数字化转型中,通过共建智慧平台打造服务新引擎,构建传统阵地与数字空间融合的服务新生态,实现服务升级与治理创新的协同突破,进而释放更大的治理效能。

二、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建与群团组织的资源共享机制已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党为群团工作提供政策和理论支持,群团组织则通过发挥群众基础优势为党建工作助力。

1.资源共享的战略价值

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具有三重理论支撑:其一,政党政治资源理论强调,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本质上是党执政资源的延伸载体;其二,现代治理理论要求打破条块分割,构建集约化资源调配体系;其三,群众工作方法论指出,阵地、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整合能有效增强政治引领力。通过制度创新,将分散的物理空间转化为综合服务枢纽,将重复的建设资金转化为民生项目增量,将孤立的数据孤岛转化为治理决策依据。

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已超越单纯的组织协作范畴,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的战略价值,通过制度创新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重塑了党群关系生态,更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2.资源共享的机制创新

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的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激活存量资源。当前,群团组织在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中面临着资源分散、供需错配、覆盖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精准配置,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命题。

通过党建与群团资源共享,持续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激活“沉睡资源”,聚焦重点领域突破,打造“示范标杆”,不断将分散的资源“孤岛”联结为服务群众的“大陆”,筑牢“长效根基”,构建智慧化共享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

三、党建与群团工作的协同价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建与群团工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通过提升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能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需直面突出问题,以攻坚克难的决心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制度创新破解群团工作基层基础薄弱等问题,不断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

党建与群团工作协同绝非简单的将工作组合叠加或配合完成,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将组织资源转化为民生福祉,将群众需求转化为改革动力。

1.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通过群团工作,党能够更好地联系群众,增强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党建引领,群团组织可以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自觉行动,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将群众力量凝聚到国家战略和中心工作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群团工作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领导和政策支持为群团组织提供保障,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形成党建和群团工作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助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

2.助力推动社会和谐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社会和谐既是国家治理的目标指向,也是衡量治理效能的核心标尺。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多元主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其实现需要构建“政治引领锚定方向、组织网络筑牢根基、资源调配促进公平、文化浸润凝聚共识”的系统治理体系。

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党建与群团工作的深度融合,协同铺设公平正义的“平衡木”,铸就精神共生的“同心圆”,从根本上解决了“代表谁、为了谁”的政治命题。借助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毛细血管”作用,打通基层工作“最后一公里”,将党的方针政策精准传导至基层一线,筑牢执政根基的“生命线”。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只有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让群团组织更好地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效能。

四、党建引领群团工作的必要性

党建引领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党建引领群团工作,切实解决当前群团工作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队伍发展落后、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采取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组织覆盖、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工作机制等有效路径,不断提升群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使群团组织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中。

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工作,能够使群团组织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推动群团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关键决策面前,群团组织要迅速响应党的号召,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强群众对群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群团组织中的先进分子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进步。

党建引领群团工作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群团组织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优化党建引领群团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新需求,推动群团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