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天气回暖。广袤的兴安农垦大地上,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农户们正在清理杂草、翻松土壤、平整土地……
兴安农垦垦区耕地面积达8万余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20%,土壤肥沃、集中连片,盛产玉米、小麦、大豆、油菜、葵花等多种作物,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为保障春耕生产安全有序,兴安盟公安局岭南农垦分局紧扣辖区农业生产特点,提前谋划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为“开春绿”增添一抹藏蓝“警”色。
调解纠纷
“助农调解队”让矛盾纠纷“不发芽”
春耕在即,布敦化牧场居民王某与李某因土地界限问题产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最终报了警。辖区派出所接警后,民警联合“助农调解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现场丈量土地,并为王某和李某重新划定了土地界限。经过一番耐心调解,双方握手言和。“多亏有你们来调解,不然因为这个纠纷我们得误了春耕!”两位居民不约而同地向民警表达谢意。
春耕期间,地界划分、土地权属、承包经营等问题时有发生。岭南农垦分局布敦化牧场派出所联合司法所、生产队委会等部门成立“助农调解队”,走进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及时掌握邻里、地界、水源等矛盾纠纷苗头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化解。同时,充分发挥生产队警务助理作用,通过警民联系微信群、电话咨询、警民恳谈等方式,认真开展排查工作,重点了解春耕备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协调解决群众所需所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截至目前,“助农调解队”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
“安全小课堂”织密反诈“防护网”
清晨的寒气还未散去,田野间弥漫着湿润的气息,阿力得尔牧场派出所民警的皮鞋已沾满泥土。
“春耕开始了,咱们买种子化肥一定要去正规店铺,千万别贪小便宜买来路不明的货。要是有人上门推销假农资,赶紧给派出所打电话。”“接到陌生电话让转账汇款,千万别信!尤其是那些扫码领补贴的短信,一看就是骗局……”民警一遍又一遍向居民普及安全常识。
阿力得尔牧场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适时调整警务模式,推出“安全小课堂”,将宣传阵地转移到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及常见手段,以及涉农诈骗、农资打假等诈骗套路,引导群众在购买春耕生产生活用品时提高警惕,全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在此过程中,民警还结合案例讲解涉农安全生产、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引导群众知法懂法、自觉守法。
“便民小窗口”与春耕生产“零距离”
“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耽误农活,还能这么快办好!”居民张某说。近日,跃进马场居民张某的身份证丢失,但因为忙于田间劳作,他无暇前往派出所补办。得知派出所的便民服务窗口提供延时服务,他利用午休时间赶到窗口,民警快速为他办理了补证手续。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助力春耕生产,跃进马场派出所主动延伸窗口服务触角,为因忙于春耕生产无法及时到派出所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该所已开展相关便民活动20余次。
“春耕绿”,是生机,是希望;“警察蓝”,是守护,是平安。从“警察蓝”到“春耕绿”,从田间地头到百姓心头,兴安盟公安局岭南农垦分局始终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希望,在广袤的土地上播撒平安种子,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