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祯)近年来,包头市昆都仑区黄河西路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构建以网格党小组为核心、网格员为纽带、单元长为触角的“铁三角”治理模式,推动治理力量下沉、服务资源聚合、矛盾隐患清零,实现了“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网格、矛盾不上交”。2024年,黄河西路街道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跃升至98.2%。
黄河西路街道将12个社区划分为112个基础网格,按照“一网格一党小组、一单元一长”原则,构建“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单元长”的治理架构。网格党小组由3-5名党员骨干组成,统筹网格内资源;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与问题处置;单元长由居民推选热心党员或群众担任,成为延伸至楼栋的“流动哨”。三者分工明确、互为支撑,形成“党小组指挥、网格员落实、单元长反馈”的闭环机制。
黄河西路街道依托“昆区云智慧”信息化平台,建立起“单元长巡查上报-网格员接单处置-党小组督办反馈”的全链条流程。单元长每日巡查责任区,通过平台实时上传隐患照片;网格员2小时内现场核实,需多部门协同的由党小组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纳入街道“吹哨报到”机制,确保问题“发现即处置”。
“铁三角”模式不仅关注问题处置,更注重民生服务精细化。网格党小组牵头建立“需求清单”,单元长化身“民情采集器”,网格员变身“服务快递员”,形成“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网络。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带领“铁三角”成员,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设备,提供送餐、代购等服务;单元长组织能工巧匠成立维修队,免费解决水管堵塞、电路故障等问题;网格员联合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托管服务,惠及双职工家庭儿童。
“铁三角”模式运行以来,90%以上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政务服务响应速度提升7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8%,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65%。
下一步,黄河西路街道将进一步深化“铁三角”模式内涵,推动基层治理向“事前预防型”转型,为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多服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