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雪英实习生邬垠)3月21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区黄河防凌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11月27日,黄河内蒙古段开始流凌,12月14日出现首封。2025年2月17日,黄河内蒙古段进入开河期,3月19日14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这标志着黄河内蒙古段安全开河。
据了解,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充分发挥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应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组成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进驻包头市靠前指挥各项工作。沿黄盟市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各地干部群众坚守防凌一线,全力巡查排险,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确保了黄河凌汛期间没有发生较大险情,没有人员伤亡。
据悉,黄河内蒙古段作为我国防凌重点区域,进入流凌期后,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围绕黄河防凌工作,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水利一号”卫星遥感、45处水位视频监测断面和地面巡测,实现了凌情数据实时更新。
此外,2024年7月22日,我区重新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一步优化了黄河防凌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响应行动,提升了应急处置效能。2024年12月26日,制发了《2025年开河期黄河防凌工作方案》,明确了开河期黄河防凌前线指挥机构和各单位任务分工,确保了防凌工作各个环节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