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通过“小法庭”延伸审判职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格局,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书写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大文章”。
位于“千亿园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属地的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棋盘井法庭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基层法庭,始终把执法办案作为服务和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打造“新枫棋盘、法润营商”特色品牌,用温情调解释放司法温度,用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在“小法庭”里绘就新时代好“枫”景。
司法护企促发展
前不久,鄂托克旗法院棋盘井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妥善化解了两家企业之间的矛盾,让“两难”变成“双赢”,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司法力量。
2022年,内蒙古某新能源公司向江苏某公司采购了一批仪表箱、保温箱,并与其陆续签订了五份工业品买卖合同。江苏某公司履行供货义务后,内蒙古某新能源公司一直未支付货款(共计86万余元),江苏某公司多次向内蒙古某新能源公司催要货款未果后,便将其诉至鄂托克旗法院。
案件受理后,江苏某公司向该院申请诉讼保全,要求冻结内蒙古某新能源公司名下的12个银行账户。承办法官考虑到被保全人为企业,如果长时间将其账户冻结,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此外,该案还涉及企业之间的合作问题,调解对于双方是最好的结果,于是,承办法官本着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原则,多次在开庭前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我和对方私下调解很多次了,我不相信对方企业了,你们直接开庭吧!”
“我们合作了很多年,我又不是故意不给你钱。”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在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缩短资金冻结时间、通过调解化解纠纷的最优解决方案,并从双方企业的合作关系、长远发展以及被告的付款能力入手,引导双方企业寻找利益的平衡点。
“只要能顺利拿到钱,我听您的!”经过承办法官释法明理,双方当事人同意只保全一个账户,并达成分期付款调解协议,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该起案件的圆满化解只是棋盘井法庭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的一个生动实践。一直以来,棋盘井法庭持续推动涉企案件依法快立、快审、快执,针对案件较多、案情特殊的企业,设立清单、靶向跟进,并推出涉企诚信“白名单”和执前督促等举措,快速修复企业信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普法脚步不停歇
“此次‘送法入企’活动深度结合了企业需求实际,解决了企业在签订买卖合同、规范企业印章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实务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意义。”讲座现场,某企业职工高兴地对法庭干警说道。
近日,鄂托克旗法院棋盘井法庭干警走进鄂托克旗长蒙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职工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普法讲座。
讲座中,法庭干警结合近期的典型裁判案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签订履行、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解读,并针对企业职工最为关心的劳动争议、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一直以来,棋盘井法庭根据群众法律需求,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进嘎查(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学校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并结合基层所需,定期开展法庭“开放日”、巡回审判等活动,“零距离”释法明理,以法治文化引领文明新风。
多方联动聚合力
“多亏了法庭、人社局、工会的努力,我的经济补偿金终于顺利拿到手了……”
近期,鄂托克旗法院棋盘井法庭联合人社局和工会,一次性成功化解了因拖欠10名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引发的纠纷,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群众在劳动争议中的“急难愁盼”。
棋盘井法庭、人社局、工会三方齐发力,调解员一边向用人单位进行释法说理,一边耐心细致地做好劳动者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终于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用人单位支付10名劳动者8万余元的经济补偿金。为确保劳动者权益得以真正实现,调解员还当场告知劳动者们可以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棋盘井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扩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朋友圈”,推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法庭,建成专业性、权威性调解组织;打造安睦隆调解室、老法官调解室、商事调解室等多个特色调解室,助力多元解纷工作从“有”向“优”转变;建立“法院+仲裁”联席调解模式,统一裁量标准,为解决类案提供指引。
“新征程上,鄂托克旗法院将持续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狠抓执法办案质效,不断服务中心大局、促进基层治理、践行司法为民,推动人民法庭建设实现大发展,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大跨越,促进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实现大提升。”鄂托克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慧卿表示。
(贾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