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前,黄河流域“几字弯”生态保护缺乏协同治理的法治指引。区域联动、合力推进,是解决黄河流域“几字弯”环境问题、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实施,有助于沿线地区政府克服传统属地管辖模式的弊端,凝聚起黄河保护治理合力,力促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和环保效益。围绕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各环节改革,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探索构建治理长效机制,并从法治上保障体制的良性运转。
因地制宜 科学立法
黄河流域“几字弯”生态问题具有跨区域性,不仅要完善各地区的立法,还要实现区域联动立法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统一规划、协同治理。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立法标准不一致。建立跨区域的立法协调机构统筹黄河流域“几字弯”立法,明确各地区的立法职责和权限,避免立法冲突,加强立法共享和沟通交流,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完善立法协调机制、平衡多方利益、强化执法合作等措施,为黄河流域“几字弯”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区域联动 严格执法
黄河流域“几字弯”地区应统一执法标准和规范,确保各地执法尺度一致;应明确各部门在生态保护执法中的职责、权力和义务,消除执法空白与交叉,避免职责不清和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执法协调机构。由黄河流域“几字弯”地区的政府、环保、水利等多部门参与,既不违反上位法的依据,又应当兼顾地方特色,创新执法的方式和手段。统筹协调执法行动,打破地区与部门间的壁垒,整合区域内的执法人员、设备、资金等资源,建立联合执法队伍,共享执法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执法效率和质量。执法协调机构定期召开跨区域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重大执法问题,制定联合执法计划与方案。
搭建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整合“几字弯”地区的环境监测、执法案件、污染源等数据,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对“几字弯”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监测,为执法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共享应急资源,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开展常态化的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建立跨区域案件移送和协查机制,对涉及多个地区的环境违法案件,相关地区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办理。加强对企业的协同监管,建立统一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对违法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加强执法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
合力推进 公正司法
加强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实现对“几字弯”生态环境犯罪的联防联控。检察机关依托公益诉讼保护工作室,常态化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联合毗邻地区检察机关开展跨区域巡河行动;审判机关整合司法资源,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库,为案件审理提供专业支持,提升审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案件管辖、调查取证、证据采信等方面加强协作,提升办案效率与质量;司法机关与生态环境、水利等行政部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督促违法主体修复受损生态,确保司法裁判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增强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公众参与 尊法守法
建立健全公众举报和监督机制,鼓励群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对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黄河流域“几字弯”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与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的合作,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依法实现区域联动,合力推进黄河流域“几字弯”生态保护,对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黄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