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齐唱“最炫民族风”“火山骑警”守护八方游客找准“切入点”主攻“发力点”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2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30

警民齐唱“最炫民族风”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5月26日,在牧民吉日嘎拉家的驼圈,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穿梭于驼群之中,大家默契配合,抓驼、捆驼、剪毛、装毛,一气呵成。

阿拉善盟位于自治区的最西端,荒漠生态环境下,骆驼却可以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成为这片土地的象征,因此阿拉善也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

驼铃悠扬,警歌嘹亮。一直以来,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民警扎根大漠驼乡,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真情为民服务,在壮阔的驼乡大地谱写着民族团结的赞歌。

做牧民群众的服务者

5月22日,阿拉善盟赛汉陶来苏木牧民图雅熬制的奶茶飘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蒙古包中其乐融融,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向图雅和牧民宣讲着民族团结政策。

“图雅姐,现在苏木为了鼓励配套建圈和购置驼羔,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宣讲现场,民警们将政策解读给牧民群众听。这种将政策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宣讲方式,更易于牧民群众理解接受,赢得了他们的好评。

阿拉善盟是一个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28个民族共同生活的多民族聚居区。为了更好地服务牧民群众,一直以来,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把牧民群众当做亲人,充分利用牧业会、那达慕、祭敖包等牧民群众聚集的时机,将民族团结、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牧民群众。

做伸出援手的贴心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阿拉善盟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的宗旨。“有困难找警察”,成了阿拉善牧民群众常说的话。

“恩图哥,我们今天去左旗,帮您把石头拉过去吧。”5月24日清晨,阿拉善盟银根苏木牧民恩图格日乐看到信息后,立即整理了一批准备销售的奇石。随后,支队民警将这些奇石搬上车,运往260公里外的集散点。

看着警车在戈壁滩上越行越远,恩图格日乐感慨万分:“奇石的运费相当昂贵,民警们利用通勤的便利,主动帮我们运送物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们总是尽心尽力为我们提供帮助。”

阿拉善盟有16.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这里地广人稀、环境恶劣。针对交通不便农牧产品销售压力大等情况,支队紧贴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以基层派出所为依托,建立了“戍边夫妻警务室”“党员便民服务车”“爱民医疗室”“牧民驿站”等,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牧民群众的家门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做驼乡边境的守望者

“巡边开始。”

5月26日清晨,一声洪亮而有力的命令声响起,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阿右旗边境管理大队联合驻地党委、护边员及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漠北驼铃”护边队,随着命令的发出集体出发,对边境重要通道、铁丝网围栏及监控设施进行巡逻踏查。

“每当肩负国旗巡边,我内心都洋溢出光荣的使命感。”护边队成员、阿右旗牧民宝力道激动地说道。

阿拉善边境线长约735公里,无天然屏障,监管难度大。面对复杂多变的边境形势和繁重艰巨的管控任务,支队依托“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探索“组织联建、治理联抓、资源联享、平安联创”模式,形成“党委领导、支队牵头、部门协同、军警民联动、社会参与”的边境管控格局,实现了“以点控线、以线护面、以面保点”的边境管控目标。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还充分发挥边境一线牧民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推行完善边民守边戍边举措,组建居边护边堡垒户34户;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在6个边境苏木镇组建了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依托居边护边堡垒户、抵边警务室、“漠北驼铃”护边队等管控点位,带动500余名居边群众加入联防共治队伍,形成“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管边新格局。

近年来,阿拉善盟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先后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警民共建先进单位”等荣誉。如今的驼乡大地,展现出生机勃勃、和谐共融的民族团结生动画卷。 (樊琨)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