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雪英)为切实提升全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识别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能力,近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了“5·15”经侦宣传日新闻发布会,通报去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
据介绍,2023年以来,全区公安经侦部门在专项行动和专案打击中取得突出成绩,多次得到公安部通令嘉奖和贺电表扬。全区共立经济犯罪案件3300余起,破案19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2亿余元。
据了解,2023年,全区警银收缴比达到51.2%,扭转了我区历年来警银收缴比不足1%的情况,构建“密切协同、多元共治”体系能力显著增强。在金融风险隐患排查方面,坚决做到了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全区公安机关联合金融、市场监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开展服务民营企业、清理重点区域、清理非法集资、清理传销等涉经济领域违法犯罪“一服三清”专项行动,坚持服务温度和工作深度并重,对全区340余栋写字楼、6100余间门脸房、276万家经营主体开展了一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体检”,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一季度,全区经济犯罪立案总数同比下降了5.3%,涉众案件的立案数同比下降了17.2%。
此外,全区公安机关持续推进“红通人员”、社会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洗钱犯罪、涉众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境外追逃追赃工作。2023年以来,共抓获“猎狐”逃犯15人,追缴资金6亿元。其中,抓获一名潜逃境外11年的“红通”犯罪嫌疑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十余家中央及自治区级主要媒体对这一成绩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策应了自治区反腐工作大局。同时,组织开展了“公信力提升”全区经侦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历史“欠账”,清理“挂案”25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30余起,完成存量清理80%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