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载,初心不改守护依旧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0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23

真情演绎鱼水情深大爱谱写为民赞歌

32载,初心不改守护依旧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他们像我的亲人一样。”在柴子珍的心里,“消防队”是一种情怀,记在心底,印在脑海。虽然她已是90高龄的耄耋老人,但对“消防队”的深情却念念不忘。

“他们跟我的亲人一样。”在柴子珍的眼里,“消防队”是一种温暖,挂在嘴边,放在心上。虽然她的记忆已严重衰退,但对“消防队”的印迹却难以忘怀。

柴子珍是一名孤寡老人,埋藏在她记忆深处、让她心心念念的“消防队”是赤峰市消防救援支队荣升街特勤站。32年前,一次偶然机会让双方结下不解之缘。32年来,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一代一代的消防指战员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在繁忙的工作中,亲民爱民,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帮扶柴子珍走出困境,用真情演绎鱼水情深;32年来,从公安消防部队到消防救援队伍,一代一代的消防指战员传承时代精神,坚持初心使命,在特殊的岗位上,接力起航,温暖守护,竭尽所能照亮柴子珍希望之路,用大爱谱写为民赞歌。

32年来,发生在荣升街特勤站与柴子珍之间的感人故事,在繁华而美丽的玉龙之乡口口相告、代代相传。

消防指战员看望柴子珍老人。刘洋摄

真情帮扶 演绎鱼水情深

3月14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荣升街特勤站指导员王旭等一行带着深情厚谊,再次走进柴子珍的家中,送去了浓浓关爱和片片温情。

坐在消防指战员身边,翻看着昔日的合影,柴子珍的脑海偶尔闪现着一些记忆碎片。尽管往事如流水一般正从她的脑海渐渐逝去,但消防指战员却是她记忆深处难以抹去的画面。

王旭说:“只要看到消防制服,她就知道我们又来看望她了。”

柴子珍与荣升街特勤站的故事始于偶然,随着时光的推移,从未间断,持续至今。

时间追溯到1992年。初春的赤峰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次偶然的机会,赤峰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荣升街特勤站前身)一名老班长获悉,居住在中队附近平房区的柴子珍夫妇,无依无靠,家境贫寒,生活极为困难。

柴子珍的家位于特勤中队不远处的胡同内,她与丈夫宁贵华育于一女,并于1964年收养一子。一家四口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温馨而和睦。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养子长大成人后,竟然置养育之恩于不顾,远走他乡,离开了这个呵护他健康成长的家。他们伤心欲绝,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无奈地解除了收养关系。从此,养育了27年的养子再未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时隔不久,不幸再次降临,柴子珍夫妇唯一的女儿突然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和接踵而至的灾祸,宁贵华不堪打击,从此瘫痪在床。柴子珍体弱多病,患有腿疾,根本无力照顾丈夫。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没有任何依靠,生活陷入困境。

了解到柴子珍一家的特殊情况后,特勤中队经过讨论形成决议,柴子珍夫妇将作为帮扶对象由中队官兵进行定期帮扶。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冰雪消融。居住在胡同内的柴子珍为了柴米油烟而奔忙着,她每天挪动着疼痛乏力的双腿,走出家门,购买生活物资。胡同内泥泞的土路让她寸步难行,可她又不得不去面对生活的艰辛。

一天,当柴子珍正在为买菜而犯愁时,门外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开家门,一张张陌生而又纯真的脸庞映入她的眼帘。身着“橄榄绿”、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特勤中队官兵带着满满的诚意为她送来了生活物资、个人津贴和温暖问候。

面对两位身陷困境之中的老人,官兵们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情融化坚冰,义无反顾地照顾着他们,而这一照顾就是32年。

温暖守护 谱写为民赞歌

看着堆在地上的“爱心”物资,柴子珍夫妇感动着,他们感动于特勤中队的出手相助,感动于官兵的情真意浓。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天灾和人祸,但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有特勤中队的帮扶和资助,有消防官兵的守护和陪伴,他们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也不必再为出行而烦恼。

柴子珍的家距离特勤中队只有500米左右,此后,只要时间允许,官兵们总会前去探望柴子珍夫妇,像对待亲人一样帮他们做家务、干农活。虽然他们的院子不大,但种植的品类多、种类全,蔬菜、果树、花卉等应有尽有。除了打扫房屋、收拾院落,对于浇水、锄草、施肥等农活,官兵们都会亲力亲为。

官兵们一边干活一边与柴子珍夫妇聊天,为他们解闷逗乐,给他们带去欢声笑语。随着联系的密切与时间的推移,消防官兵与他们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他们成为官兵心中惦念的人,而消防官兵也成为驻在他们记忆深处的人。

柴子珍夫妇居住的平房年久失修,雨季漏雨,冬季漏风。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官兵们自掏腰包,筹集了3000元专项资金。从寻找建材商店到购买建筑材料,官兵们亲自联系,亲自上手,将房屋修葺一新,并为家中添置了全新的家具。当焕然一新的房屋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被这些无亲无故的孩子们深深地感动着。

宁贵华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不分白昼轮流照顾他的是消防官兵,不知疲倦为他洗衣送饭的是消防官兵。出院后,官兵们不怕累不嫌脏,无怨无悔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竭尽所能地为他遮风挡雨,默默无声地陪伴他度过难熬的长夜。

2002年10月,宁贵华病故。为了让柴子珍尽快从悲痛中走出,官兵们为她分担烦恼,帮她解决难题。在官兵们的悉心照料下,她走出阴霾,敞开心扉,坦然地面对生活。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消防官兵的义务照顾,为柴子珍撑起了一把“生命之伞”。他们的情谊在交往中与日俱增,他们的故事在帮扶中感人至深。

接续传承 织就感人佳话

“谢谢你们照顾我这么多年,听说今天是你们度过的最后一个建军节,我说啥也得来看看我的孩子们。”柴子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特勤中队,一边说着心里话,一边将一面写着“军民鱼水情谊深、鱼水交融深情厚”的锦旗送给了官兵。

这一感人的镜头定格于2018年。当年10月,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8月1日,特勤中队最后一次举办了建军节联欢活动。柴子珍的突然到访,让官兵们心生感动。他们知道,柴子珍的心里装着特勤中队,装着每一位消防官兵。

随着公安消防部队的转隶,“橄榄绿”变为了“火焰蓝”,特勤中队也逐步更名为荣升街特勤站。但是,不管职能如何转变,不管肩负何种重任,消防指战员对柴子珍的爱心帮扶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荣升街特勤站担负着赤峰市各类急、难、险、重灭火救援和消防安保任务。多年来,特勤站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红山脚下,赓续优良作风,用青春守护万家灯火,用忠诚守卫驻地平安,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2021年,特勤站被共青团中央评为第20届“青年文明号”。

爱民为民是这个集体的本色与情怀。为了让帮扶之路走得更远更久,一代一代的消防指战员接力启航,接续传承,接过前任的重担,在红山脚下抒写人间大爱。

在荣升街特勤站荣誉室的拥政爱民墙上,至今珍藏着一张慰问、帮扶柴子珍的老照片,已经泛黄的照片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弥足珍贵。

“我离任了,会将这项工作交予下一任,让爱心继续传递,让美德继续传承。”王旭说,他们对柴子珍的帮扶会持续跟进。

贵于行动,成于坚持。32年间,每当新人入职,他们接受的第一堂课便是走进荣誉室,倾听特勤站的光荣历程。在这里,他们知道了孤寡老人柴子珍,并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发扬精神,继续前行,成为帮扶路上的传承人。

爱心不停,帮扶不止。32年间,每当新人到来,他们总会在班长的带领下走进柴子珍的家中,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他们像前辈一样,承载着满满的情,传递着融融的爱,成为柴子珍口中的“孩子们”。

时光流逝,改变的是日益老去的容颜,不变的却是柴子珍的消防情怀。她感念于心,知恩于行,将鱼水情深化作一抹记忆,悄然收藏,锁进心底。

(梁瑞虹)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