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何重要意义?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哪些重点?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施行,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
记者: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何重要意义?
张润枝: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施行,凸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极端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领导体制机制、教育对象、主要内容、实施措施、条件保障等,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为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提供了法治保障,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如何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张润枝: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在近代以来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中,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爱国主义得以不断强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行之所向。从情感层面看,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从规则层面看,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从精神层面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不仅是观念的,更是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践行爱国主义价值要求,就是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担当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忠诚的爱国者,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如何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张润枝: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可动摇。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国内外环境和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多元价值的冲突,爱国主义教育也应积极回应人们思想中的难点问题和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就是其中的核心。
爱国主义不仅包括自然要素、社会要素,更包括政治要素,是一项政治原则,对国家的爱、对社会制度的维护、对国家政权的捍卫是爱国主义的根本属性,缺乏对国家主权和社会制度认同的爱国主义是不完整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谋求救亡道路上的必然之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定、最彻底的爱国者,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无不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否定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实际上是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否定,是对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抗争与奋斗的否定,也是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大问题。
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
记者: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
张润枝: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路径更加多样,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善用历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相结合,引导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二要丰富教育载体,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举办各种重大纪念、庆祝活动,重视仪式教育,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发挥重要节日的育人功能,深挖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增进人们的家国情怀;鼓励和支持爱国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讲好爱国故事。三要善用网络新媒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和传播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和作品,在网络上唱响主旋律,营造浓厚爱国氛围,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要注重分层分众教育。对于未成年人,重视将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对于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基层群众等其他社会群体,也要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记者: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哪些重点要点?
张润枝: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职责任务。贯彻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广大群众了解知悉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具体要求。二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领导的体制机制。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科学化、规范化开展。三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之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要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方位、全覆盖。四要严守法律规范,彰显法律权威,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贯彻实施的监督指导,严肃查处违反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行为,切实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法治化。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