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湿地的四季守护
第1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08期:第1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25

乌梁素海湿地的四季守护

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倾力打造候鸟守护志愿服务品牌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雁何往”是一首歌,一首回荡在牧野乡间的经典老歌。

“雁何往”是一个故事,一个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民间故事。

在巴彦淖尔市,“雁何往”是一支社会力量,一支行走在乌梁素海湿地的志愿服务力量。

“雁何往”乌梁素海候鸟守护志愿服务队(简称:“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是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倾力打造的一支志愿服务队伍,隶属于巴彦淖尔“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由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实施。这支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候鸟守护等志愿活动,定期组织打捞水草、各种巡护等专项行动,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成功走出一条志愿服务创新之路。“雁何往”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摘得金奖,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

保护鸟类栖息环境,守护自然生态环境。“雁何往”志愿服务队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穿行在景区之中,穿梭在游客之间,给候鸟打造出一个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为候鸟开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海阔天空。

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宁荣摄

清理垃圾。  宁荣摄

义务讲解。  宁荣摄

救助候鸟。  宁荣摄


挑起时代重担

聚焦鸟类保护

4月的乌梁素海,枝叶吐绿,春意盎然,远行的候鸟悄然归来。每到此时,是乌梁素海最美的季节,也是李琳与唐敏最忙碌的日子,巡护候鸟,保护生态环境,她们是乌梁素海湿地的“守望者”。

李琳和唐敏是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的指战员,作为“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成员,她们与队友一直行走在路上,坚守在一线,绽放在基层。

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东端,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也是欧亚大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如画的湿地风景,让乌梁素海成为我区西部黄金旅游线路中重要的景区,吸引着八方来客和四海宾朋。

近年来,通过各方努力和不断治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乌梁素海的芦苇和蒲草茂盛而繁密,大量的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据介绍,湖区候鸟已由1996年的181种增加到现在的265种,总数600余万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1种,是疣鼻天鹅最大的繁殖地。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候鸟保护需求和候鸟救助压力却不断增加。据悉,在乌梁素海周边,经常会发现受伤的鸟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导致一些鸟类受伤后面临死亡的威胁。

为了保障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安全稳定,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决定,延伸服务触角,创新服务模式,针对地域特色,打造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举全社会之力,保护候鸟,保护乌梁素海,保护生态环境。

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挑起时代重担,扛起社会责任,迈出了环境保护新步伐。

2019年6月,以“雁何往”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34名来自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指战员、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加入志愿服务队,围绕乌梁素海候鸟保护及环境治理展开了志愿服务行动。从此,在乌梁素海景区,多了一抹亮丽的“火焰蓝”;从此,在乌梁素海湿地,多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雁何往”志愿服务项目由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统一管理。为了将该项目做成精品,队员们坚守初心与使命,凝聚智慧与力量,奋进在新时代的春风里。

汇聚点滴力量

成就公益梦想

夏日的乌梁素海,烟波浩渺,风景如画,成群的候鸟掠水而飞。每逢盛夏,是游客最多的季节,也是“雁何往”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活动的时候,服务群众,宣传安全常识,他们是乌梁素海湿地的“风景线”。

“这里是湿地景区,有很多候鸟需要保护,我们要积极参与到保护鸟类的行列中。”

“这是赤麻鸭,这是疣鼻天鹅……”

在乌梁素海湿地候鸟展览馆,看到入馆参观的游客,李琳迎上前去,开始介绍美丽的乌梁素海和栖息在这里的各种鸟类。自然娴熟的讲解和储备丰富的知识,她如专业讲解员一般将乌梁素海的相关情况分享给了现场游客,而义务讲解仅仅是她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其中一项。

“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成立后,乌拉特前旗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志愿者进行了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候鸟保护等知识,同时,定期组织志愿者到乌梁素海开展巡护、义务讲解、环境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学习和培训,对于乌梁素海最常见的候鸟,他们现在都能清晰辨别。

“雁何往”志愿服务队以消防员为主,并吸纳船员等一些群体加入到队伍中。在志愿服务中,他们互联互动,清理水草和垃圾,守护碧水和蓝天;他们进学校、到渔村,宣传候鸟保护知识,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人人爱鸟的社会氛围;他们联手有关单位成立湿地保护志愿巡查队,以一船五人的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清查,拆除捕鸟网,救助沿途受伤鸟类,守护候鸟栖息环境;他们提升创新能力,用无人机对乌梁素海拍摄全景图,设定巡护路线,确保巡护更精准。

“加入志愿服务队后,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鸟类知识,提升了候鸟保护技能,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李琳说,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鸟类在这里繁衍栖息。

聚焦鸟类保护,擦亮生态底色。据了解,“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900多个小时,救助鸟类96只。

保护候鸟,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汇聚点滴力量,成就公益梦想,走出一条别样的生态保护之路。

扛起社会责任

书写无悔答卷

10月的乌梁素海,芦苇渐枯,天气转冷,迁徙的候鸟翩然南飞。进入秋冬,虽然乌梁素海的旅游旺季走向尾声,但李琳、唐敏与队员们依然行走在志愿服务的征途上,清查隐患,守护鸟类家园,他们是乌梁素海湿地的“摆渡人”。

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队员们认真学习救助知识,如今,对受伤鸟类已能独立开展救助。每当看到一只只受伤的候鸟由危转安,他们便更加坚定志愿服务信念,继续沿着志愿者之路砥砺前行。

“雁何往”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立足实际,创新理念,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候鸟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每年观鸟潮来临之际,他们沿着线路做好观鸟知识普及,提醒来往游客和居民不惊扰、不伤害、不捕杀湖区越冬候鸟,为保护鸟类栖息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他们定期排查候鸟栖息地、繁殖地等迁徙路径区域,清理垃圾,确保候鸟与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洁净;他们收集候鸟题材优秀摄影作品,举办候鸟摄影展,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候鸟,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唐敏说,通过走访宣传、张贴候鸟保护海报、讲解候鸟保护知识、开展沿线巡护等各种方式,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爱鸟护鸟意识明显增强,乌梁素海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而正是在“雁何往”志愿服务队的大力宣传下,周边群众以一种简洁、直观的方式认识到了候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许多群众主动加入到候鸟保护的队伍中,与“雁何往”志愿服务队一道肩负起候鸟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随着“雁何往”志愿服务队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共有志愿者352名,其中,35岁以下的有210人。他们是环境保护的宣传员,他们是湿地景区的讲解员,他们是守护候鸟的警卫员,在景区、展馆、渔村等公众场所,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书写了他们无悔的答卷,诠释了他们心中的赤诚。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充满朝气,积极向上;这是一种团结的力量,志愿同行,携手共进。“雁何往”志愿服务队,用最平凡的守护传递了候鸟保护“好声音”,用最忠诚的步履讲述了环境保护“好故事”。  (梁瑞虹)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