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逆行叫“蓝天救援”
第1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96期:第1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27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扮靓平安法治乌海”系列报道--

有一种逆行叫“蓝天救援”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没有人生来勇敢,只因被需要而选择逆风前行。

当暴雨淹没了城市、当洪水吞噬了村庄,人们总能看到一抹特别的蓝色,脚步铿锵,迎难而上。危险逼近时,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跋涉在激流险滩,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

当疫情席卷了大地、当地震打破了宁静,人们总能看到一抹亲切的蓝色,心怀大爱,无私奉献。灾难来临时,他们行进在高山草地,辗转在不同战场,给人以感动,给人以安慰。

几年来,他们本着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服务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救援精神,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在乌海的广袤大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印迹。

他们像一盏无名的灯火,用平凡的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希望;他们像一群翱翔的雄鹰,用无畏的勇气战胜了征途的艰险;他们像一幅流动的风景,用英勇的逆行收获了群众的点赞。他们拥有一个响亮而亲切的名字--乌达区红十字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文中简称:乌达区蓝天救援队)!

训练现场

总结经验

队员合影

无惧风雨勇逆行

走进乌达区蓝天救援队,映入眼帘的是,门前摆满了救援装备,墙上挂满了各种锦旗。一件件象征生命至上的救援装备和一面面表达感激之情的鲜红锦旗成为这里最美的装饰,它们承载着无限荣光,记录着大爱暖情。

“蓝天救援”是一种精神。在追逐“蓝天梦想”的征途上,乌达区蓝天救援队经历过风雨兼程,亲历过山水考验,在一次次爱心接力中,积蓄力量,砥砺前行,逐渐发展成为抢险救灾、守护群众的一抹“志愿蓝”。

“当老百姓无助的时候,我就想帮助他们。总之一句话,我就想干点有意义的事。”为社会贡献力量是郑淑全坚持做公益的初衷。2019年12月,他加入乌海市蓝天救援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在此期间,他参与过许多救援,付出过许多艰辛。然而,他和同伴们面对的现实却是,黄河穿城而过,一旦水面出现险情,乌海市下辖的3个行政区域由于距离较远,到达现场所需时间较长,往往容易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

“我们想组建一支应急救援力量,能随时出征,可随时战斗。”郑淑全说,在几名热衷公益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乌海本土蓝天救援队的想法提上日程。

蓝天救援队是我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是全国第一支拥有正式登记在册志愿者超过5万名的队伍。郑淑全说,这支队伍纪律严明,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2021年2月,在众人的努力下,乌达区蓝天救援队注册成立,由郑淑全出任队长。30多名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队员加入了队伍,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国家工作人员,有民营企业员工,有个体经营者……从此,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奔赴哪里,哪里有险情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搜救、打捞、寻人、疫情消杀等,无所不为,无所不能。

不为一己得安乐,但求众生得离苦。乌达区蓝天救援队成立以来,已从当初的30多名队员发展到现在的80人,其中,最大的60岁,最小的22岁。他们秉承“蓝天理念”,弘扬“蓝天精神”,坚定地沿着“蓝天之路”一往无前,永不停歇。

满腔赤诚报桑梓

走进乌达区蓝天救援队,感受最多的是,这里的氛围温馨浓厚,这里的队员情怀博大。在这里,他们发扬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践行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续写了同在蓝天下、携手为公益的时代篇章。

乌达区蓝天救援队成立后,这些心怀大爱、平凡至伟的队员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自行购置了绳索、担架、车辆、橡皮艇、无人机等大量救援设备,积极参与了水域、山地、高空、地震等各类救援行动。

他们来自民间,服务民间,并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指派,由三方联动完成救援。每当接到救援信息,队长会将信息发在微信群里,队员报名跟帖后,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展开救援。因此,有人说,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

“分配救援任务时,我们会根据救援人员的技能分配相应的工作,然后,进行团队合作,完成救援任务。”郑淑全说。

为了更好地应对抢险救援任务,每一次的抢险救援行动都要经过事先评估、现场分析、布置工作、事后总结这一流程,以此来寻找差距,弥补不足。

除了协助政府或独立开展应急救援服务和救灾服务,乌达区蓝天救援队的工作职责还包括: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和防灾减灾培训,大型群众性活动和赛事安全保障,以及开展水上突发事件处置综合演练等。

在一次次抢险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在摸索中前行,有过受伤,有过失败。为了尽快提升救援水平,他们迫切希望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为此,他们主动学习专业知识,通过蓝天救援总部发起的内部培训,系统学习了潜水、水上操作、高空绳索迫降、车辆破拆等难度系数极高的专业技能。

乌达区蓝天救援队,这支来自民间的蓝天救援队,在激流中勇进,在险滩中磨砺。通过培训和实战救援,队员们逐渐被锻造成技能全面、功底扎实、素质过硬、守护一方的抢险救援人才。如今,乌达区蓝天救援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生命救援、人道救助、灾害预防等领域的专业化人道救援机构。

他们是一群极为平凡的社会公民,没有薪酬却拥有大爱;他们是一支来自各方的民间组织,没有假期却勇担责任。他们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社会应急力量,不为名利,不图回报,用最平凡的守护书写着最美的“蓝天故事”。

饱蘸真情写大爱

走近乌达区蓝天救援队队员,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的身上沾满泥土,他们的心里装满真情,以致于受援群众常常被感动着,感动于他们的默默付出,感动于他们的舍己为人。

“他们的善行义举,不仅让我们走出了困境,而且温暖着我们的城市。”说起乌达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受援人亲属仇女士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两年多的抢险救援中,这支队伍先后参与过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救援、临河二闸水上救援、甘德尔山山地救援,以及当地疫情消杀转运工作等。截至目前,共计参加市内救援59次、市外救援5次,寻找走失人员不计其数。

“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在救援中得到了升华。”乌达区蓝天救援队创建人王啸天凭着满腔热枕,一直行走在公益的路上。他参与过汶川地震搜救、玉树地震搜救等,拥有潜水、水上操作等专业技能,持有5级应急救援证书,实地救援经验非常丰富。他说,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救援是乌达区蓝天救援队组建以来出动救援力量最多、行程最远的一次跨省救援。在这次救援中,队员们用实际行动感动着当地群众。

2021年7月20日,一场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突袭河南。王啸天带着救援物资先行赶到受灾最严重的新乡市,看着远比想像中还要严重的水灾,他当即决定组织救援队伍跨省弛援。

随后,27名队员星夜兼程,先后从乌海赶赴新乡,展开灾后环境消杀。在连续7天的工作中,他们背着沉重的消毒设备和消毒液,冒着40多度的高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共计消杀区域面积39.2万平方米。他们不叫苦、不叫累,任凭汗水浸透衣背、流进雨靴。有些队员甚至出现了休克症状,即便这样,他们也只是稍作休息便会继续投入战斗。

有一种精神叫舍我其谁,有一种感动叫大爱无疆,有一种逆行叫“蓝天救援”。“当穿上蓝天救援队服的那一刻,我为加入这支队伍而自豪。”此次跨省救援成为高波人生履历中弥足珍贵的记忆,“我从志愿者开始做起,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蓝天救援队员,并拥有了自己的蓝天救援队号。”

“同善良者为伍,与大爱者同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乌达区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危险面前,他们同频共振,全力以赴,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唱响了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时代赞歌。 (梁瑞虹)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