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苏义警”:共治共建平安家园重拳出击打电诈  积极挽损护民安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平安建设结硕果  民生福祉再增进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59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25

平安建设结硕果 民生福祉再增进

本报记者鲁旭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不断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双提升”,推进平安法治五原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近年来,五原县认真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推行“书记五长”下基层、“委员小三长”进村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建立健全《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制度》《“民转刑”案件线索搜集和分析研判预警制度(试行)》等5项制度机制,以乡镇和社区为主体,依托“3+1”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进一步做实“网格化+微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政法委员、“小三长”和网格员主力军作用,强化源头防范控制,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原县新公中镇张某反映称,自家土地一直由丈夫的弟弟陈某经营,由于土地确权时村里没有通知张某,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土地已确权在陈某名下。新公中镇司法所介入后,多次深入村中了解情况,得知村里的确有张某夫妇俩个人的土地,由于张某夫妇长年在乌海居住,张某的公公就自做主张将土地给了陈某。了解情况后,新公中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陈某摆事实、讲道理、谈亲情。经过不懈努力,陈某同意将土地归还哥嫂,最终和平解决了这一家庭矛盾纠纷。

强化重点人员场所排查管控

五原县中山社区辖区居民马某某患有精神Ⅱ级残疾,已纳入网格化重点人群管控范围。网格员在日常走访时了解到,最近马某某病情不稳定,出现殴打其母亲、惊扰女性居民等异常举动,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存在安全隐患。经与辖区派出所民警、有关单位协调,多部门联合将其送至五原县精神病医院救治,因其家庭贫困,现已纳入政府兜底治疗,及时消除了辖区安全隐患。

五原县切实加强对无业辍学青年、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涉毒人员、刑事犯罪前科人员等人群排查管控,见面率、核查率、列管率达到100%。与各餐饮、住宿等场所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对出租房屋、歌厅、酒吧、网吧、棋牌室、中小旅店等易发案场所的管控,对未尽到安全管理责任而引发命案的场所,坚决予以关停整顿。

强化各类违法犯罪打击

今年2月,五原县公安局打掉一个搭建“GOIP”设备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打电话实施诈骗帮助的犯罪团伙。据了解,该诈骗团伙使用搭建在境内的“GOIP”设备向受害人拨打电话,不仅褪去了“00”开头的外衣,降低了被害人的防范意识,还能帮助诈骗分子隐藏身份、逃避打击。民警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比对,兵分多路,对涉案人员展开全链条打击,捣毁窝点6个,抓获嫌疑人9人,刑拘6人,共查获设备36台,追缴非法获利10余万元,带破全国案件35起,涉案被骗资金达280万元。

五原县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各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有效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切实提高社会治安掌控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打击“黄赌毒”“盗抢骗”,及涉“食药环”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打击效果明显。

强化平安法治宣传教育

普法部门组建平安建设和命案防控宣传队,累计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15场,受众人数达到30000余人次,各乡镇单位累计开展相关宣传活动8场,累计受众10000余人次。充分运用新媒体提高宣传教育实效,利用“村村通”广播等开展宣传,司法宣传车累计开展宣传46次,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宣传部门认真落实“三同步”机制,严格平安建设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命案对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影响。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