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勇前行励精图治护安宁让群众解决矛盾只需“进一门”东河区政法系统举办“建功新时代、忠诚铸平安”文艺汇演传递党的好声音奏响民族团结曲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55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19

让群众解决矛盾只需“进一门”

本报记者郭惠心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用真心化解民忧”“公平公正、依法调解”……走进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暖心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等候区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接待室均有专人接待来访群众。

“通过人性化的设施、整洁的环境、亲切的标语,着力营造暖心的服务氛围,让来到这里的群众都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有助于平和、快速地解决矛盾纠纷。”东乌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副主任查干其其格介绍说。

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着力解决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祖国北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21年3月,锡林郭勒盟首个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在东乌珠穆沁旗成立,该中心的办公地点选在了旗党政综合楼一楼,由政法委、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信访、自然资源等7个职能部门常驻联合办公,住建、农科、民政、人社、生态环境等21个非常驻职能部门以及6个旗级人民调解组织、10个行政调解委员会联动处置,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社情民意分流处置、涉法涉诉联合接访、矛盾化解、法律援助、情报分析研判、平安建设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动态跟踪和限时办结,为全旗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前,家住道特淖尔镇奈日木德勒嘎查的胡琴特古斯,来到东乌珠穆沁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咨询有关残疾人申请廉租房的问题。该中心工作人员立刻联系旗残联,5分钟左右,残联的工作人员便到达了现场。“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让群众要找的职能部门人员在十分钟内到场,群众有啥事儿跑一次就能找到人问清楚。”查干其其格告诉记者,东乌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对接多个部门,依托集中常驻、轮换入驻、随叫随到三种工作模式,形成“解决矛盾纠纷时事权单位10分钟内到达中心”的工作机制,推进群众反映诉求“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确保案件第一时间受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建设,就要为了做到‘应调尽调’,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真正建好矛盾调解的‘桥头堡’,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查干其其格说道。

“问题终于解决了,感谢你们为老百姓办实事。”乌镇硕盖图街王某真诚地向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原来,王某因自家旁拆迁房有泡水漏电情况,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无奈之下,来到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旗住建局入驻中心工作人员苏德额尔敦共同帮助协调解决,经过与旗住建局负责部门、拆迁承包方沟通协商,此事很快得到解决。“来到中心入驻,就是为了多给群众办实事,真正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苏德额尔敦表示。

“有矛盾来矛调中心解决,不仅服务态度好,效率还高。”群众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中心工作人员的不竭动力,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嘎查、大事不出苏木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截至2023年6月,东乌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提供答复群众法律咨询、来电来访等服务2990余人次,受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965件,定期回访案件251件,调解成功金额共计3790余万元。

如今,东乌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已初步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下一步,中心将扎实推进矛盾纠纷颗粒化梳理、矛调中心标准化建设,全方位加强和优化调解质效,实现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解、稳控闭环管理,切实发挥矛盾纠纷‘终点站作用’,让老百姓办事解纷真正实现‘最多跑一地’。”查干其其格告诉记者。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