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内蒙古边境地区点多线长面广,消息闭塞、沟通不畅等客观因素成为制约公安边防工作发展的“瓶颈”。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副部长许甘露的重要批示,扎实推进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党委“走前列、创一流”三年规划,关键的一环就是及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打通管控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人民对平安的呼唤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就在哪里。10月23日至24日,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呼伦贝尔支队在满洲里市召开“走前列、创一流”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全面创新警务模式,补齐短板,增加科技投入,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边防派出所建设的历史性、倾向性、瓶颈性、根本性问题,以基层基础建设推进边防派出所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新时代稳边固防的战斗堡垒。
向牧民学习蒙古语。
宣传草原防火知识。
开展反恐处突演练。
把身份证送到田间地头。
创新手段 科技强警助推管控效能大提升
10月3日,正值“十一黄金周”,满洲里市某商场一家服装店内,男子赵某偷走一件价值五千余元的高档大衣,他本以为自己悄无声息的所作所为无人知晓,正欲逃离作案现场,却被满洲里市北屯边防派出所民警抓获。
原来,赵某的“异常行动”早已被安装在商场门口警务室的视频监控发现,值班民警迅速出动,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抓获。
这只是呼伦贝尔边防支队科技强警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这个支队先后在边防辖区73个重点部位、96家企事业单位、18个危爆物品库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大力推广“脚板+网络”的群众工作新方法,做到“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自建了160M超短波民用网、350M数字超短波警用网和10个卫星电话报警点,解决了边民群众报警求助难、勤务调度难的问题。
“向科技要战斗力。”在改革强警的征途上,该支队在2个大队级草原110指挥中心,在4个边防大队23个重点边防派出所建设了巡控室,购置信息化装备12种870套(件),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探头527个,建成草原110报警点344个、固定警务室32个、流动警务室16个,使“草原110”从最初单一的警务模式逐渐发展为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边境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兼容性、系统性综合体系,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在“固边5号”“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中,该支队依托常住、重点人口指纹、流动人口数据采集工作,成功抓获各类在逃人员18名,查获蒙古国籍非法就业31起69名,有效提升了管边控边效能。
急伸援手 警务前移助力服务游客更便捷
呼伦贝尔大草原水草丰美、景色怡人,每年夏季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确保游客享受到安全普惠的游玩环境,是这个支队的重要职责。
8月14日,来自外地的中年女子李某在陈巴尔虎旗草原旅游时,由于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突然晕倒在地,气息微弱,大量游客围观。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骑警队民警发现后,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工具和药品,进行抢救。待女子的病情缓解后,民警将其送到医院,并为其垫付了医药费,女子因救助及时病情很快好转。
女子出院后,将一面锦旗送到了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表达了感激之情。
针对旅游季节辖区外来游客数量多的实际,该支队安排一线边防派出所因地制宜,在辖区景区设立了“求助服务站”“草原110骑警队”,近距离提供指路、寻人寻物、报警求助等服务,把“旅游警务服务”送到了“最后一公里”,积极为外来游客排忧解难。
9月8日,外地游客李某在呼伦贝尔市“蒙古部落”旅游点附近游玩,不慎将随身携带的背包遗失。由于饮酒,自己也记不清到底落在了什么地方。接到报警后,呼和哈达边防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查找工作。由于景点内没有监控设施,且当日游客流量达到2000余人次,密度极大,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民警一方面与骑警队联系,在重点地段、路口进行排查;另一方面根据失主讲述的行动轨迹仔细寻找,1小时后,在一家宾馆将失主丢失的背包找回。经失主确认,包内价值5000余元的物品、现金没有缺少。面对失而复得的背包,失主动情地说:“呼伦贝尔不仅风景优美,这里边防辖区的民警服务游客更是贴心!”
扶危济困 六大工程助阵警民一家守边防
10月25日以来,受冷空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北部边境地区遭遇降温降雪天气,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风雪中,这个支队莫尔道嘎边防派出所官兵及时对交通要道和人流量较大的办证服务大厅、民政服务中心、学校等地的积雪进行清理,尽可能减少降雪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积极帮助辖区孤寡老人、低劳动力人群清理院内积雪,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这只是呼伦贝尔市边防支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多年来践行为民宗旨的事例之一。年初以来,这个支队根据实有人口数量和治安复杂状况,以警官兼任村官为抓手,全面深化维稳、民心、固本、强基、联动、民族团结“六大工程”,全力帮助孤寡老人、困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为密切警民关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边防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去年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达林台是白音哈达边防派出所所长,走访牧民成为他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他在做好派出所日常工作的同时,整日忙碌着为嘎查的“奶牛协会”找销路、想办法,先后为嘎查引进了3家大型牛奶收购企业,建立了收购平台,增加了奶户的收入。如今,他针对草原旅游热现状,把10多名无业年轻人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建立了“牧家游”蒙古包,还牵线搭桥,促成呼伦贝尔市3家旅行社与其签署协议,对骑马场、“牧家游”进行了品牌包装与推介宣传,使巴彦哈达青年骑马场迅速成为当地特色景点,一举解决37名青年就业难题。据白音哈达嘎查党支部书记敖其尔介绍,嘎查人均年收入已从过去的3000元提高到现在的7000元以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副总队长杨之峰介绍说,派出所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支撑性作用,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按照按纲抓建、分级解决的原则,全面梳理制约边防派出所正规化建设的桎梏顽疾,尽快补齐加强,确保担负起新体制赋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