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讯近年来,乌海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结合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坚持“五治融合”同向发力,以“五治”促共治,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
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累计开展学习5400余次,宣讲8000余场次,受众74万余人次,线上线下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800余场次,全方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列为政法系统必修课,全面启动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三年全覆盖行动,有力保证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法治保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先后出台《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7部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重大决策稳评实行“应评尽评”,通过稳评实施的重大项目均未发生有影响的不稳定事件。深化政法领域全面改革,出台《乌海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五条措施》,法院系统综合执行改革4项指标居全国前列,检察院系统公益诉讼案件诉前整改率和诉后采纳率全区第一,公安系统“24小时警局”被全自治区推广,司法行政系统“戒毒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德治教化。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选树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200余人,开展市区全覆盖巡讲、巡展360余场次。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出台《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实施办法》,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先后表彰奖励2018年以来见义勇为人员7人,1人入围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构建全媒体全时空社会治理宣传矩阵,累计刊发市域社会治理稿件8300余篇,播发宣传片、公益广告1.5万余条(次),每年度举办全市性市域社会治理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全民争创试点合格城市”线上有奖竞答,开发共享单车“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平安乌海你我共建”语音宣传播报系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自治强基。率先在自治区完成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依法履行职责事项35项,83个村(居)委会党组织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赋码、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依法修订、议事协商载体建立实现“三个100%”,创建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创新“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市划分为786个网格,成立由786人组成的专职网格员队伍,人手一部网格通智能终端,全面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8大项任务,助力群众诉求在网格内及时有效解决。强化志愿服务,全市共成立志愿服务队700余支,形成协同联动、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格局,打造了“蓝天医疗救援协会”“红石榴”等一批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智治支撑。构建“智+强基”体系,高位打造城市“治理大脑”,将市域社会治理中心与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步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一体建设运行,整合共享312类6.9亿条数据资源,形成总体态势、城市管理、市域社会治理、政务服务、交通态势五大专题,全要素支撑市域社会治理。构建“智+拓展”体系,有力破解市域治理难题,建设智能感知设备500余套、智安小区示范点11个,结合“无人机高空巡、网格员地面查、网格通手机报”立体化巡查体系,第一时间预警群众身边风险隐患,升级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一体化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有效处置各类社会治理案事件215万余件,“平台”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创新案例。构建“智+应用”体系,精准服务广大群众,升级“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大数据精准分析对接群众需求,线上办理社保、供水、供暖等54项业务,同时,依托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开通家政、挪车、开锁、电梯救援等22个特色项目,累计提供服务68.25万余次。
(乌海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