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乌海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87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10

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乌海

本报通讯员●张倬●铁帅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来,乌海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拉高标杆、顶格推进,创新完善治理体制机制,精准防控“五类风险”、深化“五治融合”,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平安乌海再上新台阶。

乌海市网格学院揭牌。

视察“老奶奶帮帮团”。

乌海市与巴彦淖尔市签定跨区域协议。

法治宣传进农区。

网格员巡逻队

市域社会治理中心

法治文艺演出

调解矛盾纠纷。

开展反诈宣传。

创新完善“五大体制”高位构建市域善治指挥链

在乌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深化党委领导。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党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重点研究议题,每季度专题研究推动,四级书记同抓、党政同责齐抓试点工作。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12个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市、区分别成立正处级、正科级社会治理中心,各镇(街道)政法委员直接统筹平安办、综治中心,精准打造贯通市、区、镇(街道)三级的实体化联动抓试点体系。创新试点“三个清单”21天调度通报、季度分析、半年总结、年终考评机制,深入实施市级领导抓分管领域、专项推进组抓成员单位、市域办“三个清单”调度和市纪委监委、党政督查室、市域办联合督导的“四个维度”督查调度体系,结合不同阶段形势任务要求,及时下发“提示函”“督办函”,有力压实试点建设政治责任。坚持主动对标补短板,赴先进地区及周边盟市学习考察,因地制宜加强创新实践,每季度召开全市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建立试点特色亮点项目库,实践形成市区实体化实战化社会治理中心、凤凰小巷老旧平房区由乱到治、“老书记工作室”、“老奶奶帮帮团”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强化政府负责。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一体化试点项目推进体系,多措并举保障社会治理资金投入,有序实施城市大脑、社会治理平台、智安小区等18个社会治理重点项目。立足解决社会治理中心建设运行、社会治理事项办理、服务保障民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践形成自治区级“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高标准体系”。同时,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十小平安”创建,打造了一批平安村(社区)、医院、学校、家庭、企业、银行、景区、市场、宾馆,切实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化群团助推。出台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共治实施方案,创建了一批“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市区两级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两户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10户获评自治区“最美家庭”,推动企业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签订机制,百人以上企业合同签订率动态达到90%,成立了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吸纳会员1000余人,群团助推社会治理生动局面基本形成。

实化社会协同。市区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园区)“多级挂点”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提供“需求清单”,指导服务部门以“目标清单”引领部署,以“专题清单”破解难题,以“执行清单”强化落实,以“日志清单”有序提效。深入实施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共建共治项目,市区全覆盖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场所,全市共培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745人,达户籍人口的1.7‰,5家社会组织申报了自治区“五社联动”项目,20名市属社会组织负责人当选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广化公众参与。12345市民热线成为群众解忧密码,整合41部行政、公用事业热线及心理咨询、校园欺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铁路周边安全隐患、优化营商环境等热线,由12345“一号接听、两线联动”,非警务类民生诉求由12345市民热线受理,警务警情类由110警务热线办理,市民只要记住12345和110就能获得全方位帮助,年均受理处置群众诉求58.41万件,办结率达99.78%。广泛动员群众“随手拍、随时报”身边隐患,24小时专人受理处置,试点建设以来累计解决群众诉求13.01万件。依托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平台,吸纳优质商家1313户,开通家政、挪车、电梯救援12个特色服务项目,打造“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商家接单”的市域线上综合服务超市,累计提供服务74万余次。

聚力攻坚“五项工程”精准构建市域风险防控网

坚决扛起防范化解“五类风险”主责主业,千方百计阻断风险上行外溢,全力守牢“不发生重特大案事件”底线,推动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

深入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首要性工程。坚持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扛起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重大责任,健全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提升维护政治安全实战能力,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基础性工程。“雪亮工程”国家示范项目率先通过中央验收,广泛应用于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提档升级微警务,建成“乌海24小时警局”,创新实施“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等级化勤务模式和“警务工作站+智慧警车‘小蒙微警局’”零距离警务模式。与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周边盟市签订平安建设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与周边相邻盟市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全市命案连续9年全破,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2022年达98.85%。

全面抓好社会矛盾化解控制性工程。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区、镇(街道)矛调中心实现全覆盖,实践形成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纠纷、治安纠纷等3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各区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三中心合一”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大力推进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市151个调解组织、829名调解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总结固化“以调定补”、社区(村)“法治副主任”、家事法庭、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结合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全流程闭环式处置,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全力实施公共安全防范底板性工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全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年度任务清单”,建立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实现安全生产非现场远程监控,构建了“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形成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把标准运用在生产作业前”的“三位一体”安全治理体系。启动建设内蒙古西部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项目(危化)暨乌海现代化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全市连续6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认真组织网络安全风险应对综合性工程。成立了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多部门网络联合执法机制,组建了1000余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依法管控引导各类网络舆情,网络安全风险应对能力明显提升,网络空间持续得到净化。

持续深化“五治融合”全面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五治融合”共同发力,不断创新丰富社会治理内容方式,持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相关学习9765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列为政法系统必修课,结合巡察监督、执法监督,全面启动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三年全覆盖,有力保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扫黑除恶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法治保障。先后出台全区首部《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7部门地方性法规,用立法形式科学规范社会治理工作。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基地,引进优质法学教学资源,持续提升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能力水平。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2年以来,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有效破解执行积弊,创新成立乌海市法院综合执行局,新收案件结案率达93.6%,结案平均用时、实际执行到位率等5项指标全部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在全区率先将工程建设项目稳评备案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健全完善26个行业领域稳评机制,通过稳评实施的重大项目均未发生有影响的不稳定事件。

坚持德治教化。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践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选树宣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200余人,持续弘扬时代新风。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制定《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实施办法》,市区财政安排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营造人人向善的浓厚氛围。构建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社会治理宣传集群矩阵,累计刊发市域社会治理稿件8300余篇,播发宣传片、公益广告1.5万余条(次),中央媒体13次在全国宣传报道我市经验做法。组织“全民参与·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线上有奖知识竞答,近户籍人口十分之一的市民参与其中,开发了共享单车“社会治理人人参与、平安乌海你我共建”语音宣传播报系统,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社会参与氛围。

坚持自治强基。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100%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海南区万亩滩村入选“全国第一批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试点”,依托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议事会、理事会等议事协商载体,创新“初心会客厅”“邱叔说事”“百姓名嘴”等群众议事协商机构,切实做到百姓的事情由百姓做主。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出台《专职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员职责清单》《网格事项准入制度》等系列制度机制,建立专职网格员队伍786人,创新“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专职网格员全覆盖,人手一部网格通智能手持终端,全面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8大项任务,累计推动83万余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在网格内有效解决。强化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11.5万余人,占市民总数五分之一的“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蓝天医疗救援协会”“红石榴”等一批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市民对志愿服务认同支持率达95%。

坚持智治支撑。以市域社会治理中心搬迁与市大数据中心合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契机,加快建设“城市管理一平台、数据融创一个池、城市运行一个屏、基础设施一朵云”的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格局。升级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汇聚24个部门312类5.3亿条数据资源,建成市域社会治理8个“一张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等多个智能化系统场景应用,市域社会治理云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乌海市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100%村(社区)可代办政务服务事项,10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96.3%实现“网上办”,89.8%实现“零跑动”。依托智能化手段,打造集物业管控、高空抛物、智能消防报警、限制电梯搭载电动车等于一体的智安小区示范点11个和集智慧自治、智慧政务、智慧救助、智慧养老于一体的智慧社区示范点5个,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乌海市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全面发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决胜攻坚,确保如期实现“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目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版图片由乌海市委政法委提供)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