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治理工作的生动写照。如何巧用一根“针”,穿起为民服务千条“线”?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如此破题:将党建工作目标渗透到社区治理中来,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整合辖区党组织资源为突破,引领带动居民自治,逐步推动“共驻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形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南苑社区开展“爷爷奶奶一堂课”系列活动。
“共建实践金”认领现场。
聚焦党建抓服务社会治理生活化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实践证明,凡是社区党建做得好的地方,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效果就会好,居民生活的满意程度就会高。
准格尔旗兴隆街道站北社区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为载体,统筹辖区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结对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运用“核心引领、文化凝聚、共融共享、亲邻睦里、智慧e家”的党建服务理念,依托“执行书记AB岗”“共建联席会议”等制度,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建立起了“一统领四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推动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社区共驻共建、共融共享。辖区居民需求、驻地单位需求、共建单位需求,分别梳理形成项目,共建单位认领一部分、社会组织购买一部分、社区承接一部分,形成群众点单、社区下单、共建单位接单的精准服务项目“链”,使“需求、资源、项目、服务、成效”五项清单落到了实处。
站北社区门前,“乐享生活”游乐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社区党支部书记苗雪峰介绍说:“征集居民意见的时候,很多人反映小区缺乏儿童活动的地方,我们就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出一块空地,放置了一些活动设施,让小区里的老人和儿童有个去处,这些设施成了孩子们每天必来的打卡地。”
在这个社区,有12支“志愿服务团队”,3千多名志愿者下沉到网格,开展政策宣传、帮扶济困、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活动,解决辖区民生、城市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建成了3900平米党群服务中心,并设有社区电影院、理疗室、为老服务站等功能室。采用以空间换服务的模式,引入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精油按摩、头疗、艾灸等理疗康养项目。据统计,站北社区每年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有7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2万人次。书本上的党建和社会治理,在这里以鲜活的场景展现出来。
党员牵头办实事精准服务数据化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是准格尔旗老百姓的切身感受。
“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和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苑社区不断激活‘红色细胞’,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南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任丽华告诉记者,社区以“多元融合、和谐共治”为思路,整合资源,丰富载体,拓宽渠道,形成政治信念坚定的党支部,设立业务素质过硬的小区党小组,派出认真负责的党员联络员,构建“三级核心网格”,探索出“一核五共”社会服务发展模式。
据了解,“一核五共”即以党组织核心引领,形成“党群共建、大事共议、平安共管、文明共创、服务共享”的多元联动基层社会服务发展模式。党群共建通过区域党建联席会议积极协调驻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多元主体自治共治协调解决问题;大事共议发挥“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服务社区网格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解决居民群众实际问题;平安共管以居民自治为核心,成立由党员骨干、社工、楼栋长、社区民警、平安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组成的网格小分队,推进社区网格化自治;文明共创是社区通过自我培育3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和一支由1212名志愿者的服务队,与共建单位共同为居民开展精细化为民服务;服务共享通过社区推行“闪闪红星”回馈机制,对于在基层网格化治理中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社区也将回馈相应的服务,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薛家湾镇党委副书记杨军打开手机里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向记者展示,平台分为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社长、党员、村民六个版块,居民意见建议和党员服务情况一目了然。
“以往反馈意见都是口头化、碎片化、纸质化,无法系统性归纳汇总,对党员联系群众情况无法实现有效监督、量化考核,逐级上报的提案更是严重滞后。有了平台,村民提案办理状态、党员联系群众打卡等情况一目了然,村级单位服务群众的工作更加精细化,平台大数据分析也促进了工作高效协同调度。”杨军表示。
共建共享立项目居民自治民主化
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以党建为引领的“居民自治”必然需要担当主力军的角色。
李世荣,对于站北社区的街坊邻居来说是个“熟面孔”,尽管有些居民不知道他姓名,但社区里疫苗接种宣传、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我希望能为这个社会多做些事、多帮助些人,践行一个老党员的初心。”
像李世荣这样的志愿者,在准格尔旗各个社区还有很多。他们不光义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还帮忙调解邻里纠纷,参与组建红色管家、红色物业等团队,协助社区打造更宜居、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个破破烂烂的废弃广场,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准格尔旗蓝天街道白云社区雪梅里辖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纳凉,感受惬意时光的首选之地。这一改变,还要从蓝天街道的“共建实践金”项目说起。
“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怎么办?一味地“伸手要”“等拨款”总不是办法。于是,“共建实践金”的概念在蓝天街道应运而生。“共建”就是充分发挥共建单位、驻地商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通过共建单位、驻地商铺、文明先锋、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认领的方式,筹集资金。
共建单位“定向捐”、驻地商铺“爱心捐”、文明先锋“公益捐”、党员干部“带头捐”、居民群众“互助捐”……一时间,各类款项纷涌而来。自2021年6月9日该项目启动以来,蓝天街道共建单位筹集资金共计300多万元,驻地商铺、党员、居民共筹集资金3.6万元。
“共建实践金”来源有了,往哪儿用?一是用于“三救三扶三奖”。即救急、救难、救困,扶老、扶孤、扶持公益,奖励入伍新兵、优秀学子、最美典型;二是用于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定向投”项目。项目启动以来,蓝天街道共征集到涉及生活、出行、健身、垃圾处理等多方面的问题线索66条。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归类筛选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评估,确定项目实施方式,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今的蓝天街道依托“共建实践金”,已完成12个“定向投”项目,其他项目也相继开工,预计受益群众达2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