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雅妮)2月3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中,就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作为重要板块列出16条政策清单。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恩和特布沁介绍,今年,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的重点是抓好“一力一链两个行动”。
“一力”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自治区将深度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上发力,安排110亿元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进行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实施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通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
“一链”指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今年,自治区将安排40亿元以上资金,支持建设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肉牛、肉羊、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鼓励就地新建改建大型屠宰项目,配套建设畜禽产品精细分割、冷链加工及配送体系。同时,支持皮革、羊毛产业发展,支持建立农牧业品牌目录,鼓励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蒙”字标认证等一系列措施落地。
“两个行动”分别是种业振兴行动和奶业振兴行动。今年,自治区将继续安排90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化水平提升、优势特色品种培育3大工程。同时,开展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安排1亿元资金,继续对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5个优势产业和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产业实施的14个项目进行滚动支持;在奶业振兴行动中,自治区将继续聚焦“奶源”“牛源”“草源”,增加优质奶源供应,鼓励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推动优质奶牛扩群增量,对2021年以后建成的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依据新增奶牛存栏数量给予补贴,实施支持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饲料收储、鼓励扩大苜蓿草种植面积等措施。
据介绍,自治区将通过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千方百计推动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培育更多百亿级、千亿级的规模化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