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
安宁是老百姓的需求和期盼;守护安宁,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而驻村警务室则是公安工作最基层、最一线的战斗堡垒。
近日,记者来到了赤峰市公安局红山区分局红庙子派出所住该镇东南营子村警务室,采访到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驻村民警用实际行动为“心系群众”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东南营子村位于红庙子镇最东端,驻村警务室现有两名警务人员,一个是民警金有鹏,另一个是辅警董伟。
说起东南营子警务室,就不得不先说说金有鹏,他是警务室的负责人,也是红庙子镇家喻户晓的人物,49岁的金有鹏,从警20多年,走过了大半个职业生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驻村民警。2021年6月,金有鹏从红山脚下的林业派出所调到红庙子公安派出所,安排在东南营子村警务室工作,由森警变身“村警”。由于有着深厚的基层工作基础和经验,金有鹏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而且搞得有声有色,他和同事总结运用的“特色调解、打防一体、三个立足、五个上门”驻村工作法在巴彦淖尔市公安系统得以推广。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驻村民警的大事。”“多跟村民接近,你和群众的感情深厚了,辖区治安管理的难事也就不难了。”这是金有鹏2年来驻村工作的深刻感受。
金有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从来到驻村警务室,走村串户成了他的日常工作,近2年来,全村8个村民小组、702户人家,他都走了个遍,有的人家走的还不止一遍两遍,“张家长、李家短”每户啥情况他都了然在胸,他把每个人都装在了心里。张家纠纷、李家矛盾,只要他到场,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他也成了百姓的贴心人。
农村是“熟人社会”,面对矛盾纠纷,村民往往更“爱面子”。如果“调解桌”局限在警务室、法务室,矛盾一方当事人会有当“被告”的感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矛盾往往不能快速解决。金有鹏和同事针对矛盾发生地,以警务室流动警务车为平台,合理的将“调解桌”搬到群众家里和田间地头,邻里、家庭类纠纷在炕头谈,土地、生产类纠纷在地头谈,用事实说话,用真情调解,往往可以使复杂的矛盾变简单,促使矛盾快速解决,确保“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警务室作为派出所前沿阵地,联系群众的纽带,始终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上门服务。
金有鹏和辅警董伟入户走访,走到村民魏老太太家里时,年过七旬的老人腿脚不利落,儿女又不在身边。看到民警上门,老人试探着问道:“户口簿丢了一页,本人不到派出所能给办理吗?”“您在家耐心等着吧,我们回去核查信息看看。”金有鹏和蔼可亲地答复道。回到派出所后,他立即核查户口信息,随后将一本崭新的户口簿送到老人家中。“谢谢,谢谢,还真给我办出来了。”老人手里拿着崭新的户口簿,惊讶之余满心欢喜。
东南营子警务室成立以来,民警结合农村村民的特点和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常态化开展农村特色的宣传方式,提高村民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根据日常村民咨询较多,最需要普及的法律问题,警务室制定了宣传提纲,联合村民小组长、巡防队员进农户、进学校、进集市,与村民拉家常、聊生产、谈治安,以村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禁毒禁赌、消防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贴近民心,护卫平安,促进发展,枫桥新经验在东南营子村警务室得到完美的诠释。问民生、听民意、解民忧,东南营子村警务室为民服务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