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增添新活力  砥砺前行焕发新生机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01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9-21

敢为人先增添新活力 砥砺前行焕发新生机

———“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生动实践掠影

本报记者李楠赵鹏娇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采访团成员在琼海市公安局警营文化室参观采访。

在三亚市城郊法院,工作人员向采访团成员介绍该院多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海南省高院司法技术处工作人员徐晓琳介绍“十个一键”功能。

2017年12月15日,三亚市公安局在110指挥中心举行“飞鹭”支队可视化视频演练。

龙楼检察室成立首个“家长学校”,得到广泛赞誉。

海南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改革也为“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9月10日,“海南建省30年·平安采访行”活动启动,全国29家省级法治媒体汇聚海南。采访团先后前往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保亭、三亚等市县,捕捉海南政法工作亮点,讲好海南政法好故事,把海南政法综治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分享到全国。

在5天的采访中,记者了解了在海南遍地开花的“路长制”警务机制改革,感受了海南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体验了科技给群众带来“看得见”的安全感,而这些,只是“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的一个缩影。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政法人砥砺前行,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做法,推动海南政法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的号角,如击鼓催征;圆梦的新征程,正高歌猛进。我们期待着,海南全省通过改革创新的实践范例,谱写出新时代“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更加华美的乐章。

“智慧型”覆盖海南法院“规范化”树起全国样板

2015年1月,海南成为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海南省法院系统借助大数据东风,积极打造“智慧法院”,以海南司法大数据分析工作为平台,自主探索,打造了在全国法院处于领先地位、独具特色的具有“十个一键功能”智慧审判系统、量刑规范化辅助系统、电子卷宗系统等,实现了智能文书分析、文书生成、自动匹配精准相似案例等功能,借助科技手段辅助和服务法官办案,切实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在“智慧法院”建设之路上走出了“海南模式”。

海南省高院刑二庭法官助理胡彪将一起黎某故意伤害案的起诉书导入“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只见系统自动提取黎某的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自动推送关联法条和类案,并依据历史量刑数据,自动推荐5个月的量刑建议。

2017年4月,海南省高院积极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出覆盖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全方位“量刑规范化智能辅助系统”(以下简称“智能量刑系统”)上岗,它不仅能辅助法官办案,还破解了量刑公正难题。这也使得海南量刑规范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次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一些经验在全国推广。

踏入海南省一中院立案大厅,李律师感到了明显的变化,纸质立案文件的接收处,多出一位手持扫描枪的工作人员。这样,当事人提供纸质起诉材料后,通过现场实时扫描,就能够直接生成一份电子卷宗。

在立案登记阶段,海南省一中院就有专人对所有案件材料进行随案扫描,实现电子卷宗在业务庭之间的网上同步移送;审判阶段随案扫录答辩状、庭审笔录、新的证据材料,电子卷宗自动生成、卷宗目录智能分类。

电子卷宗采集后,智能审判系统进行文件化、数据化和结构化处理,提取出关键信息点,从而实现程序性文书百分百生成、简单案件裁判文书自动生成、复杂案件裁判文书辅助撰写。这样一来,法官和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大量减轻,审判质效也水涨船高。

据了解,作为全省最先实现卷宗全程电子化的法院,截至目前,海南省一中院已同步生成3500余件案件,完成了近60万页电子档案的扫描和录入。

为了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海南省高院还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成功打造了在全国法院处于领先地位、独具特色的具有“十个一键功能”的智慧审判系统,法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图文识别等技术,实现法律文书的实现一键收转、一键扫码、一键生成、一键纠错、一键盖章、一键打印、一键送达、一键上网、一键归档、一键统计,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审判核心事务上。

经常与法院打交道的李律师,是这一措施的获益者之一。“二维码服务开通后,扫一扫二维码,我们和当事人就能及时掌握案件进展情况。”李律师说,她代理的案件卷宗材料很多,法院推行的”十个一键功能”智慧审判系统,让她享受到了法院“互联网+”的快捷和便利。

“景区移动法庭”在身边打造涉旅服务“新名片”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当游客在三亚享受椰风海韵阳光沙滩时,会看到在不远处有流动的旅游巡回审判车和法官匆忙的身影。他们或忙于调解游客纠纷,或在接受群众咨询,或在帮游客指路。

据了解,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早在2002年便在全国首创推行“景区移动法庭”,近年来,不断加强涉旅法律服务工作,让“旅游巡回法庭”成为三亚市最闪亮的一张名片。

2002年4月,三亚城郊法院依托天涯、崖城、藤桥3个人民法庭,设立了天涯海角、南山和亚龙湾三大国家级旅游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在重大节假日全天候、平时不定期地进驻景区,开展法律服务、巡回办案,适用简易程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全国首创的“景区移动法庭”。

“景区移动法庭”也被称为“三条法庭”,即一条横幅、一条长桌、一条长凳,景区哪里有树荫就移动到哪里办案。2010年7月,旅游审判庭正式进入三亚城郊法院的审判序列。截至今年8月,已处理旅游咨询、调处非诉纠纷和审理诉讼案件12600件,其中调处非诉和旅游诉讼案件3301件,审限内结案率达100%。

此外,三亚城郊法院还加强了与旅游、工商、交警、物价等部门的联动,实现了全覆盖、全天候、多元化调处旅游矛盾纠纷;与旅游警察、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和行政机关形成“四位一体”监管机制,还借助12301旅游投诉举报热线和12345政府服务热线,拓宽了旅游诉讼服务电话的辐射范围。

“路长制”打造平安升级版新举措送给百姓“定心丸”

“看到穿着警服的人员在海滩上巡逻,这让我们感到很安全。”正在三亚湾中踏浪的游客曹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2017年9月以来,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先后创新推行“路长制”和“警保联控”警务新模式,并成立飞鹭支队,实现以“路长制”为基础,以“飞鹭支队”为主力,以“警保联控”为延伸,建立了以“为民服务”为主线的打防管控和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提高见警率,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公安在行动、警察在身边”。

据三亚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兆腾介绍,“路长制”由总路长、副总路长和一、二、三级路长及路管员组成,共6级架构,合计2944人。其中路管员2756名,由交警、特警、派出所民警及辅警组成,负责落实三级路长布置的各项任务。

“路长制要求交通管理与社会治安一起抓,不仅着眼于道路交通问题,还着眼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全力打造平安建设升级版。”张兆腾说,路长制要求各级路长牵头组织路管员实行治安、交通一体化管控机制。

三亚市“路长制”勤务机制推行3个月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1月,海南省公安厅在全省启动“路长制”警务机制改革,全面推进“路长制”警务模式。

提起万宁市的“路长制”工作,就不得不提到在市区主要路口设置的13个“路长制”执勤岗亭。这13个岗亭不仅使“路长制”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更为万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空间基础。

市民只需将身份证放在岗亭内的自助服务终端读卡位置,设备便能自动读取身份信息、打印申请表,并免费提供照相服务。轻轻松松便可办理出入境签注业务。

“这是我们以‘路长制’执勤岗亭为依托,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举措,将服务前移,为更多群众提供便利。”万宁市公安局副局长、一级路长叶必平介绍说。

亮特色警营文化“树一帜”“软环境”激发队伍“硬实力”

“警营文化是强化广大民警核心价值观、服务公安工作的‘软环境’,可以有效缓解民警的工作压力,提振士气,从而激发队伍‘硬实力’”。

在琼海市公安局警营文化室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安保的标识牌、执勤装备服饰、执勤日记等藏品无声地诉说着17年来公安民警们的默默付出。

长期以来,琼海市公安局坚持“以先进文化鼓舞人”理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队伍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打造特色警营文化,有力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2018年1月,“琼海警苑”多功能警营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建成启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中心里,包含警察书屋、多媒体厅、文化沙龙和队史陈列馆4个部分,是琼海市公安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公安机关,推进“温暖聚警心,提升战斗力”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营造浓厚的特色警营文化氛围,就是要由内而外、潜移默化地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理念,强化公安工作的文化自信、价值自信,有效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强化队伍的自我管理,拓宽队伍教育内涵,促进共同成长进步。”琼海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马凯介绍说。

“椰城警民通”服务到“指间”“审批不见面”办事更方便

今年以来,海口市公安局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以“不见面审批”为突破口,对全局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通过对全局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确定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24项,并实现优化精简。

“椰城警民通”是海口市公安局开发移动互联网政务平台,将公安政务服务从“网上办”直接跃级为“移动办”。海口警方7月6日推出微信办理居住登记业务后,8月3日正式上线运行“椰城警民通”不见面审批系统,把公安政务服务推送到群众的“指间”。

“椰城警民通”设立了“行政审批大厅”“登记大厅”和“特色服务”三大板块,其中在“行政审批大厅”可办理户政、治安、交警、禁毒、网警等67项“不见面审批”事项;在“登记大厅”可办理流动人口登记等17项业务,在“特色服务”板块提供了“一键挪车”等便民服务。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椰城警民通”注册验证后,就能实现咨询、预约、审批的网上办理,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够办理业务。

徐莹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策划专员,跑办证中心办理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审批事项是她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自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以来,她只要在办公室里,通过“椰城警民通”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办好审批,许可证还能免费通过顺丰快递送上门。“以前办事必须跑到办证中心,每次都要准备十几份材料,没个几趟跑不下来。”徐莹告诉记者,如今一趟都不用跑,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能全办妥。

“椰城警民通、办事更轻松”,海口警方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公安政务服务推送到群众指尖,“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广大市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检察室展现“大作为”“检察蓝”守护“海洋蓝”

家旁边的水变清了,垃圾山不见了,出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被劝说自首……走进文昌市龙楼镇,这些检察室干警的办案故事,正在辖区群众中口口相传。

文昌市检察院派驻龙楼检察室自2009年2月24日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建在基层、贴近群众”的区位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延伸法律职能,开展法律监督、预防和服务等工作,打造为民服务新品牌。特别是结合当地实际,勇于改革创新,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方面,成立全省检察系统首个“家长学校”,在公益诉讼方面,聘用30名公益联络员等,实现了“小检察室”的“大作为”。

在龙楼检察室的“家长学校”里,检察干警李光波正结合日常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父母传授如何与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今年4月,龙楼检察室设立全省检察系统首个“家长学校”,干警们定期在“家长学校”里,与孩子和家长们交流成长中的困惑,解答心理疑问,传播法律知识。这一举措,开创了检、家、校“三位一体”的预防教育新体系。

检察室负责人李豪告诉记者,将利用“家长学校”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建设,构建系统性未成人帮教体系,打造一支由检察官、心理咨询师、教师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充分联动家庭、学校、社会力量,携手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有了海洋检察室,今后渔民的利益更加有保障。”龙楼镇渔民老吴感慨地说。

今年9月3日,龙楼海洋检察室在龙楼检察室挂牌成立,将围绕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海洋强省战略大局,积极构建沿海一圈、陆海统筹、网格管理、无缝衔接的海洋生态保护检察监督体系,努力实现涉海保护领域检察监督全覆盖,不断促进依法治海用海护海,切实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资源,共同铸起一道“检察蓝”守护“海洋蓝”的坚强司法护盾。

律师驻村当上“特邀调解员”法律事务“砥柱中坚”获点赞

“我是社区法律顾问,有矛盾纠纷,随时来找我……”近日,在三亚市吉阳区红郊社区居委会,吴小娟律师向前来咨询的村民亮明身份。

今年7月,三亚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聚焦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率先实施“1+ 1+1”村(社区)法律顾问新模式,即变原来单一的1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现在的1名法律顾问+1名法律事务联络员+1个法律顾问服务团的服务新模式。

三亚市天涯区桶井村女村民刘某主动找到驻村法律顾问罗律师,称其丈夫董某长期不回家,不给家里生活费,而且有家庭暴力,想要与丈夫离婚。罗律师了解情况后,立即找到该村妇女主任和村调委会主任,3人商量着一起登门为这对夫妻进行调解。在村妇女主任的“说情”下,在村调委会主任的“讲理”下,在罗律师的“释法”下,丈夫董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刘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最后一起婚姻家庭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据了解,从2016年9月起,三亚为全市144个村(社区)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让律师在村(社区)中扮演了调委会的“特邀调解员”等5大角色。有了律师参与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调解成功率得到提高。

据统计,律师参与到村(社区)各项法律事务当中已有2年,共为村(社区)及居民办理解答咨询8000余件(人次),出具法律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审查或修改法律文书600余份,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00余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00余宗。

据介绍,三亚市人民调解中心对案件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理、按类(分流)处理的管理模式,人民群众到调解中心可享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服务,三亚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

(本版图片由《海南法制时报》提供)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