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97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24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以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报记者宋宏颖通讯员贾占军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十家满族乡是赤峰市喀喇沁旗唯一一个民族乡,位于喀喇沁旗东部,距喀喇沁旗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全乡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共有14个行政村,132个自然营子,全乡总人口中满族人口占17.7%,蒙古族人口占34.7%人。

十家满族乡山青、水秀、谷深、林密,景色秀美,民风淳朴,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旅游基础资源较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提出“党建+产业+文化+旅游+林果”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毗邻马鞍山国家级景区的地理优势,主动承接马鞍山国家级景区游客资源,立足本乡自然、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体验民俗风情、游览青山绿水、品尝特色美食、感受画境满乡”为主题,融合满族文化、生态自然资源和革命老区历史,倡导“慢山、慢水、慢生活”的生态休闲旅游,构建起“点、线、带、面”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充分发挥出乡村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有效推动作用。

十家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授牌仪式。

当地村民身着满族服饰展示当地特产。

十家村境内的公主陵。

十家村满族特色门楼。

林水涧休闲娱乐广场。

杏花林下拍照留念。

举办学生夏令营。

身着满族服饰的游客制作粘豆包。

深挖自然生态优势激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十家满族乡名称源于十家村,十家村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康熙年间,喀喇沁部帮助清朝镇守边关,在蒙古诸部中备受恩宠,在征讨葛尔丹时,喀喇沁王更是亲自率军从征,帮助清军大败葛尔丹。喀喇沁的地理位置又是京城北部门户,加之喀喇沁部与北京的关系最为密切,这种“盟好”的关系对于清朝极为重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将其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王之子噶尔藏。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和硕端静公主薨,先葬于王府附近汤土沟,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移灵柩于此,公主出嫁时随嫁的10户满族人亦来此为公主守陵,其后裔在附近世代居住下来,因而得名十家村。境内公主陵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十家满族乡自然资源丰富,属七老图山支脉的丘陵区,地貌复杂多样,起伏不平,山丘相连,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树种有落叶松、白桦、椴树、山杏等,野生动物主要有狍子、獾子、狐狸、山鸡等,野生植物中草药达20余种,全乡森林覆被率达33.5%。

境内还有辽代的石羊、石虎、战石人、倒石人等历史文物,境内的鸡冠山因山形酷似雄鸡的鸡冠而得名,鸡冠山背面就是原始森林,风景秀丽,鸡冠山一代地藏金脉,盛产黄金,鸡冠山、蛤蟆石、南天门、双石人形态各异。辽代的金戈铁马,留下了大小马圈、饮马处、屯兵处、瞭望台等战争遗址。现存国家和自治区级保护古树9棵,树龄均在300年以上;境内的莫家沟旅游风景区是一处以“清幽”、“野趣”为特色的云岭森林、草原景观,集“雄、奇、险、秀、幽、旷”六种自然形象于一体,景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其独特的景观结构:“一心、两带、五区”。“一心”为月牙山溶洞核心景区,“两带”为燕长城遗址保护带、花溪谷景观带,“五区”分别为杏花山景区、骆驼山景区、环翠阁景区、万壑松风景区和金矿遗址景区。

十家满族乡充分发挥自然禀赋的优势,深挖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坚持以“党建引领+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相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开发农耕体验、果园观光采摘、蔬菜基地打卡、特色农家院、各类团队拓展训练等,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资源要素,逐步将十家满族乡打造成集红色教育、自然观光、林果采摘、名胜参观、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全旗旅游示范点。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十家满族乡抓住十家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林营子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利契机,争取项目支持、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在基础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十家村是全旗唯一一个满族集聚村,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1922亩,辖8个村民小组,733户1563人,其中满族人口占85%,是革命老区。通过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启动实施了满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十家村满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1270万元,从2017年开始分二期实施。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片区,即村内民居保护和改造区、民族民俗体验区、儿童娱乐体验区、公主陵花海感悟区。2017-2018年完成项目建设一期,投资770万元,完成公主陵征地围封、沿线小流域治理、民族特色寨门建设、满族特色风情民宅及门头改造,建设满族农家乐、满族民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万元。2019年完成项目二期,完成投资500万元,实施保护与改造临街满族特色门楼50户,改造原十家小学为满族民俗体验馆,现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进入十家村满族民俗体验馆,首先悬挂着国家民委颁发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牌匾,馆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同筑中国梦”的主题标语特别醒目,博物馆分为民族概况、族源与社会发展、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文化艺术几大部分,详实地展示了公主陵的由来、十家村的来历、满族十大姓、满族服饰,记载了满族在十家村的繁衍足迹。馆藏文物200余件,各种满族独特的生活器皿和精巧的手工艺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唤起了许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

林营子村始建于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因此地林深树茂,且林姓居多,故称林营子,是革命老区。全村面积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现有国家和自治区级保护古树9棵,树龄都在300年以上。村里有鸡冠子山、蛤蟆石、胖肚子沟、双石人、老虎洞等自然景观。

林营子村立足本村丰富的生态、文化、历史资源,坚持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在“乡村旅游+党建”方面,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初心广场、三治长廊、初心馆、学习驿站等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红色旅游功能。还建设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在“乡村旅游+文化”方面,围绕山林瓜果、农家民宿、农家特色菜打造乡村饮食文化,处处营造乡土气息;在“乡村旅游+亲子体验”方面,探索开发了集农业耕作、农事体验、托管菜园等活动引导游客通过劳动认识农村、体验农事;在“乡村旅游+竞技比赛”方面,与赤峰几家大型户外拓展训练机构达成合作,联合开展各类竞技比赛和团队拓展训练项目。至此形成林营子特有的地域文化,独有的乡村旅游风格,提升旅游品位,拓宽发展空间。现在,全村年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还带动村民100余人参与旅游服务。近年来,林营子村相继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十家满族乡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共同体”的形式,进一步引领全乡党建工作和乡村旅游工作快速发展。

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近年来,十家满族乡借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东风,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非遗资产,将非遗文化和满族风情旅游深度融合,及时注入时尚潮流元素,昔日“沉睡”的古老乡村,如今处处呈现出蓬勃旺盛的乡村旅游发展活力。满族宫廷粘豆包、满族八大碗、满族寸跷秧歌、满族景泰蓝手工葫芦已列入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满族宫廷粘豆包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家满族乡蕴藏着一种流传几百年的满族“寸跷秧歌”,“寸跷秧歌”在民间也叫“踩寸子”,盛行于清朝,特点是在半尺高的“寸跷”上制作一双穿着红鞋绿鞋的“小脚”,长长的旗袍罩住脚面,露出了一对“小脚”在扭动,非常具有民族特点,是一种极具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这种历史悠久的满族秧歌,只有部分印象残留在六七十岁人的记忆中。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种艺术形式,十家满族乡在三道营子村、十家村对“寸跷秧歌”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艺人对“寸跷秧歌”流传在民间的经典曲牌进行了搜集整理,通过举办寸跷秧歌会等民间活动,真正将民族文化融合于群众生产生活当中。各族群众通过观看秧歌,增进了亲情友情,和谐了邻里关系,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和睦、亲如一家的温馨氛围。

十家村的满族饮食文化起源于康熙皇帝的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旗,此后满族宫廷佳肴与当地美食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满族特色饮食。十家村立足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提档升级满族八大碗菜肴,开设了以“满族八大碗”为主菜的满族农家院和民俗客栈,研发了满族粘豆包和年糕特制秘方,大力推广满族特色美食,满族风味食品成为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亮丽名片。十家村的满族风味粘豆包,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制作的满族宫廷粘豆包在选材上非常严格,用的是当地山坡地种植的白黍子或红黍子碾成黄米兑上大米,经过一系列工艺制作而成,香糯爽口,别有风味,受到了北京、辽宁、海南等各地顾客的青睐。据史料记载,宫廷粘豆包手艺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小小粘豆包,不仅是承载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有力见证,而且成为当地民族融合发展、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现在走进十家村,平整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里的角角落落,村道两边画有公主下嫁、狩猎、游玩等图案的满族风景墙一直延伸到路的尽头,全村各族兄弟姐妹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这里的特色乡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唱响了一曲民族团结奔小康的“最炫民族风”。

坚持文旅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十家满族乡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探索“红色党建+民族团结+民族风情”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并积极融入喀喇沁旗“清新喀喇沁、健康生态游”发展定位,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效。

结合当地实际,十家满族乡积极推出赤峰近郊游旅游路线,到十家村参观重点文物古迹十家村和硕端静公主陵,追溯十家乡历史,感受古代王朝的兴衰;在十家满族民俗馆让游客了解满族发展史,体会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扶持,了解满族语言文字,体验民族手工艺;到林营子村参观林水涧基地,体会国家惠农优惠政策带来的乡村面貌变化,组织团建拓展活动让游客从活动中体会勇士金戈铁马奋勇向前的精神,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参观鸡冠山金矿矿区,通过冶金文化讲解、金属冶炼体验和传统工艺河流金属采集体验,增长金属冶炼的科学知识。

林水涧休闲度假基地位于林营子村,拥有集餐饮民宿区、水上娱乐区、休闲健身区、露天烧烤区和儿童乐园为一体的独立拓展活动场地200亩,与赤峰市区、锦山城区、平庄镇距离均在50公里范围内,主要进行户外CS、浑水摸鱼、悠悠船、垂钓、餐饮、民宿等项目,主要接待校园研学旅行、乡村观光旅游、亲子体验、青少年夏令营、企业团建等团体活动。2020年,林水涧“致青春”民宿营地、旅游接待中心红色文化馆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100多人用餐、住宿,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已经成为赤峰周边城市近郊游理想目的地。

通过成功举办十家村满族文化节、水果采摘节、农民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同时加大利用抖音、快手视频新媒体宣传,扩大了十家满族乡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节假日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逐年增多,凸显了特色村寨建设拉动旅游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强劲动力,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为十家满族乡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十家满族乡年均乡村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也是逐年大幅增加。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让农民腰包鼓了起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也有效构建起了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十家满族乡正乘着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由昔日的“大山区”变成“热景区”,并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国家级荣誉。

下一步,十家满族乡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融入“清新喀喇沁、健康生态游”的发展定位,打造推出“头道营子村-十家村-林营子村”“楼子店村-上烧锅村”等精品旅游路线,积极与马鞍山文化旅游研学基地、亚太森林组织多功能基础、美林谷亚高原体现度假区、山戎部落旅游区、王府文化旅游名镇、玉龙川田园综合体景区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宽产业兴旺视野、瞄准生态宜居靶心、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加快有效治理步伐、夯实生活富裕基础,不断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本版图片由十家满族乡提供)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