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云: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正义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84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8-02

巴云:以法律为准绳维护正义

本报记者王祯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在委托人眼中,她是值得托付和信赖的依靠;在群众眼中,她是热心公益的榜样;在同事们眼中,她是古道热肠的“大姐”;在孩子眼中,她是温暖善良又经常处于“离线”状态的母亲……她就是内蒙古昆峰律师事务所主任、执行合伙人,包头市昆峰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巴云。

【人物简介】

巴云,1977年7月出生,汉族,毕业于大连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内蒙古昆峰律师事务所主任,执行合伙人。包头市昆峰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包头市昆都仑区政协委员。从事法律工作15年,执业律师12年,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企业法律事务、民事合同、劳动合同、侵权赔偿、刑事风险防控等。

铁肩柔情担道义

“巴云律师,等你啥时候有时间了,一定要领上家人来我们这玩几天,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放下电话后,巴云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

打来电话的是小李(化名)的母亲,这样盛情难却的问候,巴云每年都会定期接到几次。每每回想那起案件的办理经过,点点滴滴总会浮现在她的眼前。

事情还要从几年前说起,刚大学毕业的小李被分配到包头市某国企工作,没想到刚工作了几个月,小李的精神却出现了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得回老家进行治疗和休养。

然而,当时单位既没有给小李办理任何手续,行李等个人物品也没有妥善保管,导致小李包括身份证在内的很多个人物品遗失。

家属一边陪着小李进行治疗,一边与用人单位确认劳动关系,在申请赔偿未果后,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对仲裁结果表示不服,从此双方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2014年,早已身心疲惫的小李父母经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巴云律师。巴云接办本案后非常重视,根据双方所述情况,查找、整理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整理、提交了大量证据材料。

让巴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年冬天,包头出奇的冷。在巴云四处奔走及努力下,在律所老主任高文通的全力支持和自治区总工会的协调下,小李一家一点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长期以来的压抑心情也逐渐得到释放。后经当地法院判决,小李最终拿到了20万元的赔偿款。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律师的工作中,巴云会因不同案件与不同的当事人“结缘”,“对于律师而言,这只是众多案件中的其中一件,但是于当事人来说也许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有时律师的一言一行,或许能给处在黑暗迷途的当事人带来一丝希望。”

专业领域显身手

小李这个案件让巴云深刻意识到,当劳动关系双方发生纠纷时,往往要走较为漫长的司法程序,这场维权“拉力赛”中,劳动者更需要专业律师的帮助。

为此,巴云将自己的专业方向聚焦于劳动争议领域。“劳动争议问题涉及亿万群众利益,如何以新理念、新思路为劳动争议纠纷化解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尤为重要。”

日积月累,方有所成。近年来,随着企业劳动争议相关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凭借着丰富的执业经验,巴云先后代理过多起影响力较大的劳动争议案件。

包头市某知名品牌老厂,2020年公司突然下发内部文件,涉及近百位有着二三十年工龄的老职工,面临每月只能拿到560元工资的可能性,而当时包头市的最低生活标准为1760元。

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未果后,7位职工代表申请法律援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等相关款项。接手案件后,巴云先后协调了5次,与企业高层召开联席会议,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诉求,详细了解了相关案情,归纳了双方争议焦点。耐心在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最终,当地法院判决补足欠发工资。

得知判决结果的职工代表们激动地掩面痛哭,对巴云的专业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发自肺腑地讲到,“真是找对了律师,实在是太感谢了!”

前两年,某水泥厂拖欠400名职工工资累计400余万元,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未果后,巴云正式接手案件,查找资料、分析证据,无数次在深夜伏案,从杂乱的案海中理顺思绪,逐渐对全案了然于心,既有意想之中的方案,又能应对意料之外的难题。最终,当地法院判决用人单位强制执行补齐职工工资。

“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天,我很开心,所有的付出没有白费,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巴云回忆到,“这起案子全面胜诉,为当事人挽回了4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公益情怀践初心

一个个不断反转的案例背后,是无数现实中用人单位容易忽视的劳动用工风险。在预防和化解矛盾中,律师能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纠纷快速化解。

巴云在与许多企业家聊天中发现,大企业的人力系统相对完善,律师介入可以帮助其梳理完善,规避劳资风险;而作为劳动争议的高发地带的小微企业,往往有着自身特有的行事风格,对于律师介入不是很“友好”。

“实际上,好多风险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在巴云看来,律师工作不是法条“复读机”,而是灵活利用法律规范、经验法则、社会阅历等方式,努力消弭各方分歧、争取解决社会纠纷。

在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的同时,巴云积极投身到法律援助中去,通过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去参加一些公益的普法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践行了我从事法律职业的初心。”

为此,巴云积极与自治区总工会、包头市总工会、昆都仑区总工会合作,开始接待职工咨询,为企业职工普及法律知识,参与劳动争议调处,代理职工法律援助案件等。2014年至今,巴云和同事们先后代理了近千起劳动争议及法律援助案件,为职工挽回的经济损失累计达1000余万元。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巴云取得的成绩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第十届昆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法学会民商经济法研究会成员、包头市委政法委执法督查专家库成员、昆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包头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昆区女法律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一个个荣誉都是对她辛苦付出的肯定和职责所在。

2019年,巴云更是被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执着追求扬正气

律师是一个“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很烦、做起来很难的职业。”在从事律师工作之前,巴云对律师行业的了解来自于电视荧幕,和大家一样看到的都是律师光鲜亮丽的一面,“法律专业当时看着很神秘,前辈们在法庭上的‘执法律之剑、行正义之事’,让我由此产生了为法治而奋斗的朴素念头。”

当时还是包头某国企一名普通职工的巴云也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产生了深深焦虑。“我不想一辈子,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唯有热爱,可抵万难。为实现法律梦,巴云放下顾虑,决心背水一战,“我把正式工作都辞了,彻底把后路掐断,当时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巴云卯足劲地学,早晨5点起床,直至凌晨1、2点钟睡觉,“怀揣热爱而学习,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开心。”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32岁的巴云一路“过关斩将”通过司法执业资格考试,正式踏入了律师这个行业。“出成绩那天,确认完结果,我和老妈抱头痛哭。”

从学习法律开始,巴云就立志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维护正义,这么多年从未改变。时光飞逝,不觉间,从事律师行业已经十二年,当年的稚嫩小树苗已成为业内的一颗大树。从会见到出庭辩护,从阅卷笔录到文书撰写,企业法律事务、民事合同、劳动合同、侵权赔偿、刑事风险防控……一路走来,巴云被许多人帮助过,也帮助过很多人。

终日忙于工作,巴云的记事本上的日程也总被记得密密麻麻,甚至精确到小时。老公也成了巴云生活、工作上最亲密的“战友”和最坚强的后盾,或许不能分担工作,但总会默默为她备好一份热腾腾的宵夜;因为要开庭不能请假,错过参加孩子的开学典礼,而筹备多年的亲子游,也成了一再食言的约定。“家人的相互扶持,并肩远行,变成了我继续为法治、为权利而奋斗的动力。”

生逢伟大时代,巴云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毕生所学,为那些茫然无助、求法无门的个人或群体,点亮一束微光,尽己所能奉献一份力量。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