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基础教育“减负提质、优质发展”之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一体化”暨城乡教育发展教育论坛合影。 张怀林摄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在区域教育治理工作中,以“减负提质、优质发展”为目标导向,以“五聚五化”为着力点,按照365全要素治理模式,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课后作业做“减法”课堂质量做“加法”
东胜区万佳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在足球、跳绳、篮球等各种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对抗比赛中发挥着自己的实力,虽然满头大汗,但收获满满;“秋望园”里,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打扫兔舍,给西红柿、生菜、胡萝卜浇水,给豆角搭上架子;艺术楼里,童声合唱犹如天籁之音传遍校园,马头琴、古筝等乐器也大显身手,在由孩子们组成的民乐团中合奏出悠扬美好的曲调……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开设了‘4+1’服务模式,即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4天的时间开展作业书写、课外阅读和个别辅导等项目;以社团走班为单位,利用1天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这样安排,既保障了孩子们能够在校完成作业,又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涵,以实现“减负提质,优质均衡”的目标,为“双减”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这场变革中受益。”东胜区万佳小学校长关晓雯说道。
东胜区在积极落实“双减”工作中,死死扣住“减负提质、优质发展”的目标,制定出台了《东胜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办法》《东胜区基础教育“减负提质、优质发展”特色化办学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创建特色学校活动。从教学特色着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课堂文化;从育人特色着手,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在勤学上进、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下功夫;从管理特色着手,整体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等;从教师特色着手,鼓励教师做“有特色”的个性教师、“有风格”的特长教师、“有思想”的专家教师;从艺体特色着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组建艺体社团,打造学校“艺体教育”品牌。
学习压力做“减法”兴趣导向做“加法”
“双休日再也不用赶着上各种培训班了,自从学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我在课外的培训都取消了,突然轻松了许多,这样我的双休日就会有很多时间去干别的事情,现在的我很快乐。”东胜区满世小学学生苏晨龙开心地说道。
“双减”不减学习质效,让孩子少了“写写写”,多了“玩玩玩”。操场上,田径小将们练的热火朝天;走廊上,银铃合唱童声鹊起;功能室里,孩子们偏偏起舞……到了放学时间,校园里动静相宜,笑声飞扬。
东胜区满世小学副校长王科说:“学校针对低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分为“绿色基础课程”和“绿色拓展课程”两大板块,因材施教,分层授课,增强了课后延时服务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绿色拓展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更多平台,减轻了学生校外兴趣班的负担,减轻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后、还可以参加各类社团,发展特长,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能力,一举多得。”
目前,东胜区4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100%全覆盖。
家长焦虑做“减法”疏堵监管做“加法”
东胜区为了减轻家长焦虑,提前摸清底数,精准发力,全面解决疏堵监管,稳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自2018年12月以来,东胜区共批准设立679家校外培训机构,264家退出市场,针对现存的415家,东胜区多方联动,及时协调解决“双减”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东胜区组建了校外培训机构8个整治专班,工作组不定期深入片区开展明察暗访和夜间巡查,对发现的一对一学科类培训等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惩不贷;组建了800多人的“双减”工作社会监督员队伍,采取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对校外教育培训的监管;同步建立投诉举报受理平台,截至目前,查处涉及培训退费等68起,投诉事项已全部解决。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东胜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显著效果。如今,学生校内负担明显减轻,校外培训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东胜区“双减”工作取得了减负不减质的良好效果。
东胜区为落实“双减”工作,持续发力,始终把“双减”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做好“双减”背后的“加减法”,把童年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