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更是女性在押人员的“心灵导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她们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用“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谱写着一曲曲动人赞歌。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东胜监管女警”。
面对家人
她们将愧疚藏在心底
每一轮封闭值班的开始,对于监管女民警来说踏出家门前都会显得格外仓促,安抚孩子、嘱咐丈夫、安顿父母……一波操作后风风火火拎着大包小包赶往单位。这是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监管大队女民警们上班离家前的情景。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监管大队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将之前的勤务模式调整为封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随着疫情的波动随时调整,最长的一轮封闭值班时间持续了40多天,一轮8天已经成为了常态,这对于管教女民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疫情爆发时,该大队女子管教中队中队长刘亚秀的孩子才刚满1周岁,春季开学就该上幼儿园中班了,孩子已经习惯了她的上班规律,每当她开始新一轮值班时,孩子双眼充满不舍目光的同时,嘴里还风趣地说:“妈妈你又去封闭呀!”面对孩子的“调侃”,刘亚秀将愧疚藏在了心底,收拾好行李后直奔单位。刘亚秀还有另一个身份———警嫂。她的丈夫也在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工作,由于监管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赋予了她不一样的职责使命,所以日常照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其丈夫身上。
刘亚秀告诉记者,在女子监管中队一线共有5名民警,其中4名民警就是双警家庭,由于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大家总是聚少离多,陪伴老人、孩子的时间也少之又少。特别是中队里的斯琴塔娜,她的丈夫在杭锦旗公安局工作,已经上小学的孩子在呼和浩特市,一家三口三个地方,平时的“团聚”也只能通过微信视频来实现。
面对在押人员
她们将感化作为“良药”
工作日的清晨从急促的闹铃声中醒来,没有过多的精心打扮,也不能挑选一件自己喜爱的衣服,简单的梳洗整理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起床点名、检查内务、谈话教育、视频巡视、提讯收押……日复一日,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却要样样做到细致而到位。
对在押人员进行“思想感化”是女子监管中队所有女警的管教共识。
她们根据女性在押人员的年龄大小及性格差异,将了解掌握思想变化和内心情绪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特别是针对女性心思细腻敏感的特征,每每谈话时,管教女警都要做到耐心、用心、专心,她们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管教亦是在押人员的良师益友。在这些“心灵导师”的真情感化下,让无助困惑时的在押人员重拾勇气和信心。
一位故意伤害致死案的在押人员刚入所时,由于自己感觉对不起受害人家属,多次想自伤自残,管教女警发现后,立即展开思想教育,通过谈心谈话、集中教育等形式,让其放下了思想包袱,主动接受教育改造。
面对监区安全
她们将责任扛在肩上
保障监区绝对安全是所有监管人的目标,也是她们的职责所在。监管女警也不例外。
全天不间断地巡视巡查,反反复复,在监区的每个角落都有她们无数次来回巡查的身影,她们用双脚丈量着监区的平安。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模式,为每位女警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无论是监室内的动态,还是在押人员的状况,都在她们的“如来手掌”里,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在疫情管控的特殊时期,她们在做好监区巡控、监管的同时,还需要在防控工作上发力。为了确保监所绝对安全,监管女警们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有时候按规定一轮班结束后,她们仍然主动坚守在岗位上,就算离岗也只是两点一线,直接回家。
女子监管中队民警马瑞说:“疫情期间,我们任何人都不敢有半点马虎,虽然勤务模式变了,但我们维护监所安全的使命职责始终不变。”
在战“疫”的征程上,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考验,她们积极克服,没有怨言。监管之下、责任至上,每一个监管女警深知只有确保监所这个大家平安方能贪恋小家的温暖。
高墙外虽繁花似锦,但高墙内的“藏蓝玫瑰”也争芳艳、呈异彩,为在押人员点亮“心灯”,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