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法机关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谣言工商银行发布“信贷进万企、助力稳大盘”行动方案平安人寿开展慢病帮扶公益行动
第1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52期:第1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6-07

浅议政法机关如何科学应对网络谣言

马跃刚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这是一个透明的时代。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衍生的各类新媒体平台,似乎可以洞穿一切。社会信息的“全民媒体化”导致信息量激增,表达方式多元,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同时,网络在迅疾传递有效信息的同时,也给不准确、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特殊渠道,造成公众的错信、误判乃至恐慌。网络谣言,已成为新媒体这一媒介新宠的“最大污点”。

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开展政法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看待新生传播平台的迅猛发展,理智研判网络谣言、网络恶炒、网络审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异常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依法治理网络谣言的问题上,除了发挥依法治理职能外,还要善于运用专业知识,与多元的网络力量形成良性互动。

一、抓住“第一时间”,和网络谣言“赛跑”。

借助网络,谣言可以在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出现网络谣言时,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做驼鸟。拒绝和回避不仅对政法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是一种极大的损害,而且会给谣言和各种不实猜测留下传播空间,甚至会造成政法机关和传统媒体发布真实信息时,也没人愿意相信。国外学者做过一项实验,受众于第一时间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可见第一信息的重要性。所以,当封锁网络谣言难以实现时,唯一可选择的,就是让事实跟谣言“赛跑”。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第一时间发现谣言。应对网络谣言,要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加快建立防范和监测机制。网络舆情监测是指通过对网络上各类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合、筛选,经过专业人员分析,形成对网络热点、动态、舆情流变的情况报告,为部门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系统、适时的舆情监测能够帮助政法机关迅速监测到网络谣言,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扑灭。当前,很多地方的政法机关已经认识到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每当有涉及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发生,最容易滋生谣言。因此,发生突发事件后,除了常规的舆情监测外,政法机关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定向舆情监测。

第一时间发布真相,遏制网络谣言传播。应对网络谣言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直接的方式,将真相传递给更多的人。很多事件本身并不是危机的根源,恰恰是由于未及时向社会发布真实信息,导致公众恐慌,被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散布谣言,在更大范围引发更大程度的社会危机。

二、利用多种力量,打好辟谣人民战争。

传谣和辟谣,展开的是一场信息战。博弈双方争夺的不仅是发言权,更重要的是传播的渠道。政法机关开展的辟除谣言斗争,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战场上同时开展,除了主流媒体,还要充分发动社会自媒体,将专业媒体的公信力优势与社会自媒体的传播广度优势结合起来,为辟谣提供强有力的信息“炮弹”,打好辟谣战场上的人民战争。

一是要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优势。传统媒体主要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媒体权威度高,把关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在这些媒体上发布信息更容易得到公众认可。而且,这些媒体承担了更强的社会公共责任,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容易形成应对合力,能够营造出舆论强势,有力地克制网络谣言。

二是要利用主流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传统媒体虽然权威,但与自身创办的新媒体相比,他们的反应速度就远远滞后了。网络谣言主要依靠的传播渠道就是网络。政法机关和造谣者争夺传播渠道,必须抓住主流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除了主动邀请主流新媒体共同发布消息外,也要完善互联网信息发布联动机制,做到谣言一旦冒头,辟谣就能跟上。

三是要利用政法新媒体的专业优势。如今,很多政法机关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这些政法新媒体平台,绝大部分由懂互联网技术、懂政法业务、懂新闻传播规律的工作人员运营维护,具有工作效率高、团队意识强、覆盖面广、信息发布及时的优势。借助政法新媒体集群应对网络谣言,可以破解信息传递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把权威信息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发送到广大群众那里。

四是利用社会自媒体的集群优势。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化让普通网民可以很方便地向公众发布消息,社会自媒体常常能爆出惊天的新闻,其破坏性让很多领导谈网色变,却也忽视了其潜在的建设性。其实,社会自媒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有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如果注意加强引导,他们就会变成政法机关应对网络谣言的得力助手。政法机关应该主动邀请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参与新闻发布会和突发事件的调查,和他们建立沟通机制,通过他们把真实的信息扩散给受众、完成信息多级传播,形成共同引导舆论、破除谣言的合力。

三、运用多种手段,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网络是一个更多元、更自由的信息发布平台。它虽然不遵守规则,不迷信权威,但是适者生存法则在这里依然适用———只要真实信息出现,那些不实之词就会让位。治理网络谣言不仅要依靠公权力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还要形成长效的治理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只要产生谣言的问题仍然存在,谣言就不会消失。这就是说,不能满足于一时的“灭火”成功,要注意后续的网络舆情发展。网络舆情研判不仅能够为政法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谣言提供预警。同时,也会研判问题根源,为彻底根除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提供线索和依据。

加强网络议题引导。根据网络谣言的内容特点,分析网民关注的焦点话题,设置网络应对议程和议题,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或有针对性地分析说理,澄清认识误区。引导时要注意诚恳、坦诚,最大限度地疏导群众的不满和关注,及时披露有关部门认真解决问题的努力。对于暂时无法妥善解决的事项,则要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解释,再适时把议题向建设角度上扭转,以尊重的态度和积极行动取得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完善政法新媒体平台建设。如今,政法机关为自己建构新媒体平台的自觉性、积极性都大大增加。各政法机关新媒体平台目前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抖音快手视频号、手机短信发布平台等等。建立起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只是使政法机关在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与其他媒体沟通合作时,具有了更大主动性。应对网络谣言,引导网络舆情,还需要政法机关与媒体之间形成合力。而且,各地政法机关建构新媒体平台的步伐不尽一致,如何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平台,建立健全网络发布制度,完善政法新媒体功能,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内蒙古法制报社)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