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诚名义守护“飞天梦”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328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4-20

以忠诚名义守护“飞天梦”

———内蒙古边检总站忠诚履行航天安保任务侧记 

本报通讯员●张志敏●牛鑫●张冬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4月16日上午9时57分,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强大的冲击力使戈壁滩瞬间尘土飞扬,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着陆场。

“落下来了!落下来了!”此时在外围执行安保任务的梁国斌难掩兴奋。梁国斌是内蒙古边检总站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赛汉陶来边境派出所的政治教导员。他说,和战友们连续奋战多日,为的就是在这一刻迎接航天英雄平安回家!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从1999年起就与“神舟”结缘。23年来,内蒙古移民管理队伍用忠诚担当和辛勤付出,为神舟飞船和航天英雄筑起“飞天”与“回家”的安全屏障。时间,记录下了他们守护飞天梦的奋斗故事。

民警守卫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开展神舟系列飞船安全保卫。

联合巡边。

神舟9号残骸回收。

“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安保任务圆满完成。

古日乃边防派出所官兵了解返回舱落点位置情况。

航天护卫队在外围开展执勤。

乌兰察布边境管理支队官兵圆满完成“神舟十号”安保任务。

护航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着陆。

古日乃边防派出所官兵与搜救系统负责人交流。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开展外围安保警戒工作。

守望平安

从神舟飞船发射到回收

“大漠劲旅”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从警20年,和神舟飞船也打交道了20年。”梁国斌说,“神舟”已经成为他们警队的心中“图腾”,陪伴“神舟”23载,点点滴滴都镌刻在他们奋斗的青春里。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进入预定轨道。

举国同欢,世界共瞩。当天,梁国斌和战友们一样兴奋和自豪,然而后续安保工作仍不能松懈,找寻火箭残骸更是重中之重。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也是历次神舟飞船逃逸塔残骸的掉落地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最先发现并保护火箭残骸的纪录,至今仍由该支队民警保持着。

“每次飞船发射,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工作了!”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支队长李晓虎介绍他们的安保任务时如数家珍:在交通要道设置检查点,对进出边境管理区车辆实行24小时查验工作。同时,对辖区开展“地毯式”走访摸排,严格按照“不漏一户一房”的标准,对东风航天城外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走访摸排和宣传教育。

打开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辖区地图就会发现,整座航天城被3个边防派出所“完全包围”:航天城东100多公里处是古日乃边防派出所,以北是赛汉陶来边防派出所,西南方是马鬃山边防派出所。

“我们是神舟飞天的忠诚守望者”,李晓虎笑着说,“平安,是大漠警队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2019年以来,该支队吸收党政警民各方力量,组建了“航天护卫队”,为确保东风航天城外围绝对安全稳定贡献积极力量。期间,赛汉陶来边境派出所发动护边员等“民间力量”,全力为神舟飞船保驾护航。

达布希拉图是赛汉陶来边境派出所居边护边堡垒户,神舟十三号发射时,他正在配合派出所开展巡逻工作,望着天边这道最美的弧线,他兴奋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阿拉善盟额济纳人,能够为神舟飞天贡献力量,这是我最幸福的事儿。”

欢迎回家

从神舟飞船到“嫦娥”回归“神舟卫队”把忠诚的足迹印在吉祥草原上

在千里之外的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民警们也在密切关注着神舟飞船返回的信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乌兰察布边境管理支队民警一直承担着返回舱回收期间的安保工作任务,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神舟卫队”。

“我参加了十一次返回舱着陆安保任务,从‘神一’到‘神十一’,我见证了每次飞船返回舱降落、航天员出舱的神圣时刻。”乌兰察布边境管理支队脑木更边境派出所所长侯贵峰说。“虽然这次我们没承担返回舱回收安保工作,但是我们一直和阿拉善支队的战友们保持沟通交流,把我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告诉他们,为做好安保工作再出一份力。”

在乌兰察布边境管理支队警史馆里,珍藏着一张旧照片。泛着黄白的装裱框里镶嵌着一幅“热烈庆祝神舟飞船十战十捷”的巨幅照片,时间定格在2013年。

那一年是神舟十号飞船实现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官。

那一年,是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脑木更边境派出所所长侯贵峰第6次参加航天器回收安保任务。

“从神一、神五载人,到神十一,再到嫦娥系列,我每次都参加飞船返回舱的安保任务,最幸运的是我负责返回中心落点处安保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飞船返回舱降落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有幸能够亲眼目睹飞船返回舱降落、航天员出舱时的神圣时刻。”侯贵峰骄傲地说道。

侯贵峰说:“每次接飞船返回舱回家,感受都不同,但安保的严谨却始终如初。”

让侯贵峰最难忘的是“嫦娥五号”返回舱回收时的场景。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外围,侯贵峰和战友们严阵以待,等待着“嫦娥”回归。为了驱赶寒意,民警们开着玩笑,戏说自己是“吴刚”。

这次安保任务,对于侯贵峰们来说很特别,因为这是他们“换装”后,第一次以移民警察的身份参加探月工程航天返回器回收安保任务。

由于降雪,大风降温,原本难走的草原路已全部被积雪覆盖,近在眼前的牧户家,车辆却难以靠近。为了节省时间,侯贵峰经常带领民警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徒步两三公里人户。

“放心,当年‘神五’就落在我家草场上,一定会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牧民们对于安保规定熟念于心。

侯贵峰一行马不停蹄地辗转各个执勤点,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侯贵峰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份忙碌。

“目标出现,立即出发!”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随着一声命令,侯贵峰迅速带领民警跟随地面搜救部队赶往返回器降落区域。

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着陆,警戒任务迅速全面启动,直至凌晨5时整,“嫦娥五号”回收安保工作圆满结束。

警民同心

“特色名片”带动牧民走上乡村振兴致富路从神舟飞船到神舟家园

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向西北方向行驶不到10分钟,便可以看到由两个火箭形状的门框搭建的“神舟路”,这条路通向阿木古郎草原腹地,那里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着陆地。

阿木古郎草原,蒙古语为“平安”的意思。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地貌,适合飞船着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实践十号到嫦娥五号,都选择了这片草原作为着陆场,这里也因此被誉为“神舟飞船的家”。

哈斯和松布尔巴特尔生活在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阿莫吾素嘎查,这里位于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场内。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在我家西南侧10多公里处成功着陆后,来自全国多地的大量游客慕名前来找寻飞船着陆点,并在我家歇脚、品尝手把肉和奶豆腐等特色食品。我家经营的牧家乐,也因此跟着火了起来。”哈斯说。

“着陆点竖起了纪念碑,我经常免费给游客带路,给他们讲解当时飞船着陆的场景。”松布尔巴特尔说。

“神舟家园”“飞船返回地”等成为了当地的新名片,让地处偏远、不足20万常住人口的四子王旗名声大振。2019年,当地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7.6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增长一倍多。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