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法院多措并举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优异的审判执行工作实绩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在“帮”字上下功夫,以政策法规为引领,访企问需,主动服务。
近年来,海勃湾区法院高度重视同企业的联系沟通,多次选派审执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法官,多次前往重点企业座谈、走访,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法课程,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的司法需求,认真听取企业对于司法公正的意见和建议;同企业职工互动,解答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为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发挥法律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保障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双方合法权益,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格把握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依法慎用拘留、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大幅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当影响。主动深入企业实地调研、走访,认真倾听民营企业“急难愁盼”,找准症结、因企施策,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鼓励企业盘活经营,维持经济主体的稳定经营,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快”字上做文章,以“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为依托,化解矛盾,提速提效。
立足法院职能,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中小微企业案件进行“快立、快执、快结”,多措并举提升涉企案件执行质效。全力提升涉企案件司法质量,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快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诉非衔接,每周派驻1名法官、2名调解员进驻区域社会治理中心,对案件事实清楚、争议较少、诉讼标的相对较小的案件进行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直面群众在办理诉讼事项时的痛点和需求,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等,推动实现诉讼服务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让当事人都能在“少跑腿”中享受到高品质的诉讼服务。在收到当事人递交的符合要求的立案材料当天对案件进行甄别,凡涉企案件加盖“涉企案件专用标识章”,立案3日内将案件移交至承办庭室,大大缩短了立案流转时间,案件承办庭室及承办人遵循“依法主动、及时足额、高效便民”的原则,确保立、审各环节快速运行,让企业和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一站式诉讼服务带来的便利,获得更加优质的诉讼体验。
在“新”字上求突破,以信息化智慧服务为基础,创新模式,司法惠企。
长期以来,海勃湾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线立案、在线庭审、在线调解、在线执行等一系列诉讼服务措施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通过互联网召开债权人会议优势明显,不仅大大节省了债权人出行成本,避免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同时还提高了会议效率,增强了会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为破产案件的高效审理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发展举措的成功尝试。
在执行工作方面,全面推行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改变执行实施案件“一人包案到底”或“团队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方式,组建“大中心+小团队”模式,集中办理核查立案信息、制发格式化文书、发起网络查控等事务类工作,实现各项环节全流程管理,案件执行天数较去年同比缩短6.41天,有效地保障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在“实”字上见成效,以提升司法能力为抓手,立足职能,助力发展。
坚持以学习教育为先导,严格按照集中学习阶段各项部署要求强化学习培训,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制定学习计划,以院领导班子带头学,各党支部示范学,部门庭审分组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研讨交流深入学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持续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新动能。
按照工作安排及要求,坚持把研讨检视作为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排查整治的关键环节,各部门有序开展研讨检视工作,深入检视该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边查边改、即查即改、真查真改。院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结合中央巡视组和中央督导组交办的涉法涉诉涉企案件、自治区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正在办理的涉企案件,结合征求意见,聚焦影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围绕九个“是否”,共查摆问题30条;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围绕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为企业提供诉讼服务上存在的短板弱项、破产审判执行质效提升上的难点堵点等11方面,查摆问题30条(包括调查问卷及座谈会征求意见);干警结合自身职责,围绕十个“是否”深刻检视。
(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