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袁希顺老人,是在今年的7月1日,由阿拉善盟阿左旗公安局党委组织的离退休老干部观摩新时期公安工作成果的活动中。为了采访方便,在参观途中,我特意坐到了袁老的身旁,和他聊了起来。然而,时代的跨越感,让我吃力地记录着和“脑补”老人的采访语录。
老人是1934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51年入伍参军,1971年进入公安工作,老人说,他是前半生当兵,后半生献给了公安事业。1973年8月14日,阿左旗委决定撤销保卫处,成立阿左旗公安局,下设秘书、政保、治保、边保、预审五个股,其中预审股就包括看守所。1979年5月,袁希顺老人成为预审股股长兼看守所所长,从此,监管工作一干就是25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袁希顺,我走进老人的家中拜访。老人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起他的监管工作经历,在他担任看守所所长期间,看守所监管民警缺少,年龄比较偏大。虽然他身为所长,却和民警一样也安排值班、担任管教,有时民警有头疼脑热的,也需要他立即顶上。在艰苦的环境下,袁希顺唯一善待自己的就是提前准备好“丰富”的给养———一张大饼、一袋奶粉,两样搭配下肚,能够支撑到交接班。于是我问袁老:难道过去的看守所民警没有工作餐吗?袁老回忆说,那时看守所的经费有限,主要用于在押人员的生活补助,必须保证“五吃一足”、“一改善、一调解”,即吃热、吃熟、吃卫生、吃够定量、吃够标准,最基本的保证是供应足够的开水,还要在逢年过节时改善几顿像样的大餐。在押人员的伙食标准不能被随意降低,在没有职工灶的情况下,袁希顺和监管民警就只能带点馒头、饼子加奶粉充饥了。
袁希顺工作的年代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地方财政收入紧张,他就利用看守所外的一处空地,组织人员平整土地、填土开荒,种上了蔬菜和水果,极大地改善了在押人员的生活,这项举措为国家节省了10余万元的开支。1994年12月,他在退休前,被授予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称号,他的事迹被收录到了一本厚厚的《中华劳模大典》里。
袁希顺说,自己年轻时候体力充沛,工作总是干到了尽心竭力的地步。1988年8月,收容所里三名正在接受审查的犯罪嫌疑人乘机跳墙逃跑,当时袁希顺正在看管劳动的留所服刑人员。见此情景,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穿过果园、翻过院墙、跨过水渠,直追得逃犯也上气不接下气,低头告饶。袁希顺也从此留下了徒步追击“以一敌三”的传奇故事。
袁希顺老人退休后,曾多次被邀请到阿左旗公安局监管大队参观指导,他感慨地说,现代监管工作先进得多了,比起他们那个时代要更加规范,希望监管工作蒸蒸日上,每一批监管人能在岗位上平平安安。
带着袁希顺老人的心愿,我再一次走进了监管大队,这里远离市区,像阿左旗城镇边缘的一根“发梢”,时刻牵动着阿左旗公安局党委的“心脏”。新时期,监管民警们更加团结奋进、殚精竭虑,书写着新一代监管人的平凡与担当。
往昔追溯,历史回眸,跨越近40年的监管工作,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承载着老一辈监管人和新一代监管人的热情、付出、坚守。严明的队伍、有效的管理,被一代代监管人传承下来。 (赵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