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头市委政法委一位领导照常开展“一对一”企业访谈时,包头市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某某兴奋地告诉他,网上两家大型电商平台53家售卖其公司假冒侵权产品已全部下架。原来这是在之前联系访谈企业时发现这家本土知名企业饱受网络冒牌假货困扰,包头市委政法委统筹协调属地政法委、公安局、市场管理局、质监局合力打假、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成果。这是包头市政法机关零距离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包头市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品牌的举措之一。
一对一访谈实现服务零距离
按照部署要求,包头市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针对各类市场主体、涉企案件当事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政法干警、律师、群众等不同群体制定“一对一”访谈提纲,“带着诚意去、装着问题回”,真诚听诉求,广泛征意见,深入找不足,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整理形成清单,逐条逐项梳理对照,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回复。
为打造“包你满意”营商环境城市品牌,包头市政法机关把零距离服务企业、实施新型政商环境提升行动提上重要日程,实时在线主动解决企业的难点、需求。法院系统畅通院企沟通渠道,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开门纳谏;检察机关开通上线“优化营商环境检企(民)通”微信服务平台,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公安机关建立服务企业微信群509个,吸纳企业1.33万家,解决企业各类诉求近千个;包头市司法局采取律师轮流值班制度,接待企业咨询和网络在线服务,对市场主体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企业发展提供“店小二式”“保姆式”服务。
心贴心换位柔性执法显真情
在充分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的实践中,包头市落实自治区关于“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换位思考”的要求,努力把平等、审慎、谦抑、善意、文明的执法司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案件、每一个环节中去,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受理河南某集团公司与内蒙某能源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后,发现被告能源公司债权被冻结,企业一度陷入困境。进入执行程序后,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采取“活封活扣”“放水养鱼”的执行方式,划扣了其中1.2亿余元债权,其余部分用于继续生产经营,企业每月将部分经营所得用于偿还欠款,此项举措双方均表示十分满意。与此同时,在全系统大力推行财产处置合议,科学精准查控,及时保障胜诉企业权益。
如今不再是“案子办了,但是企业垮了”,急企业所急,依法而审慎执行打通了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包头市司法局在自治区率先推行了涉企轻微违法“免罚轻罚”柔性执法清单,统筹市级行政执法主管部门将“免罚轻罚”事项具体化、标准化,鼓励经营者主动纠错、自我纠错,体现“执法温度”。截至目前全市13家市级执法部门公布“免罚”清单196项,“轻罚”清单338项,共实施“免罚轻罚”案件4887件,涉及金额687.33万元,受到企业、群众广泛好评。
实打实解困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疫情当前,包头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发布《疫情防控期间18项助企利民措施》,设立24小时助企服务热线,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的交通保障服务,对包钢、北重等大型企业、大型园区由辖区交管大队成立对口服务专班。对企业在市外、自治区外道路运输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协调当地交管部门配合帮助,做到管辖有边界,服务无边界。
针对企业反映的破产程序繁复、进程慢等问题,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制定破产案件6项办案规程,推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和破产资金保障制度,引入阿里巴巴破产管理钉平台,积极推动自治区首家破产管理人协会成立,大力促进僵尸企业尽快出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包头市某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破产审查案后,从受理至破产终结耗时仅4个月零26天,创全市法院破产案件审理时长最短记录。
(刘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