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务院第二十四督查组抵达贵州后,接到群众反映,一位参保地在贵州安顺市普定县、但常住地在贵阳市的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后没能直接结算,拿材料回参保地报销,结果因医保经办机构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前后跑了6次,至今仍然未能报销。针对这起政策不落实、群众报销难的典型事件,督查组督促地方政府立即整改。
第一次的时候,负责医保经办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需要先办一张新农合的存折。再去又说缺少患者张女士的证件照。好不容易齐全了,工作人员又不在,值班人员不肯接收材料。第四次去虽然材料被接收了,但又告知他们缺一个就医医院是医保定点的证明。因为证明没开着,又去了第五次,这回又新增要求开一个就医医院是三甲医院的证明。因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本来就是医保定点的三级甲等医院,所以不同意开这两个证明。夫妻俩又去问医保机构,结果没有这两个证明就报不了。就这样,患者张女士一家前后三个人跑了6趟,花了两个月也没能报销。
根据资料显示,贵州省在2015年就统一了全省医保三目录、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既然2015年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为何还会出现,省内异地就医“跑了6次不能报销”的情况?究竟是没有严格落实异地直接结算政策,还是在具体执行当中出现了对接上的问题,这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但其服务意识上的缺失则不可否认。
事件的背后,不单是“最多跑一次”的办事理念没有在基层得到落实,更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没能端正态度,缺乏为公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