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小奇,因犯抢劫罪于2020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间,在包头市东河区司法局依法接受社区矫正,由西脑包司法所负责日常管理。
不服管教 矫正意识淡薄
“矫正对象小奇(化名),是我刚步入司法行政工作生涯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人”西脑包司法所所长李宁这样说到。矫正对象原则上每个月要去司法所报道,小奇第一次走进西脑包司法所,一张稚嫩的脸庞,让司法所所长内心一震。
初见小奇,一米六多的身高,满脸稚气,言行举止中却透露着叛逆,手臂和胸膛布满纹身。小奇尚未成年,有强烈的个人自尊,表面看似坚强,实则内心脆弱。违法犯罪后,他因自责、愧疚、不服气等各种心理作祟让他有意自我封闭,对社区矫正也存在下意识的排斥心理。当被司法所所长和心理矫正武老师问起纹身寓意时,他说:“同龄人中当老大就得有很酷的纹身,只有这样别人才能服我”。而这一想法却让他几乎身陷“囹圄”。入矫谈话中当被问到是否有悔罪认罪的想法时,他仍辩解道自己只不过帮朋友出口气,对所判罪名十分不解,也并未意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性,更没有树立起接受矫正的正确意识。
温情帮教 积极接受矫正
小奇刚入矫时状态极不稳定,对社区矫正存在一定抵触心理,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较大,这引起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经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走访了解,小奇幼年时父母离异,因无人监管养成了爱惹事、早早辍学、打架吸烟的恶习,而小奇父亲家庭监管的缺位也让社区矫正各项工作的开展阻碍重重。针对小奇的特殊情况,司法所从两方面展开帮扶工作。一方面,针对小奇进行学习教育、个别谈话、心理辅导等,西脑包司法所工作人员将小奇与其他成年人分开进行社区矫正,制定了未成年人专项社区矫正方案,通过每周定期工作地走访、谈心谈话、入户家访等从思想上给予教育、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帮扶,像朋友一样与小奇谈心,逐渐使他打开心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由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师武玉荣老师利用沙盘游戏、一对一辅导等心理工作,帮助小奇修复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与小奇的父母讨论小奇的家庭教育问题,深入分析小奇犯罪的根本原因,劝告他们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源头上扭转小奇的“坏孩子”行为。
由于小奇成长于离异家庭,对于小奇的教育问题父母都不愿积极配合,为此,社区矫正和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走访,尝试与其父母进行沟通谈话,最终在工作人员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在法与情的感召下,小奇父亲逐渐接受儿子犯罪的现实,主动配合社区矫正工作。如今,小奇的家庭矛盾逐渐缓解,他也逐步认识到自身错误,表达了希望能重新回归社会的愿望。
迷途知返 助力重回正轨
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小奇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小奇仿佛“脱胎换骨”。现在的他会主动回家,帮父母分担家务,也会在工作之余主动问候父母。难能可贵的是,小奇开始主动去制止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几次及时制止朋友们的聚众斗殴,避免了矛盾冲突的进一步爆发。
现在的小奇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了深刻反思,在矫正期间积极主动参加公益劳动,对自己生活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对未来他有很多期许。
西脑包司法所所长李宁介绍道:“起初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最后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小奇发生改变。看着他慢慢成熟、长大,是对我非常大的鼓舞。也希望他能够顺利度过矫正期,重新回归社会。一路走来,我接触了太多的社区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也将继续勇往直前,为着不忘初心的誓言,也为了让每一个误入歧途者,迷途知返。” (常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