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讯7月29日下午,“内蒙古一号”卫星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利剑就“内蒙古一号”卫星的相关工作情况做出介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等相关厅局负责领导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7月3日10时51分,自治区第一颗遥感卫星“内蒙古一号”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顺利进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目前,“内蒙古一号”遥感卫星在轨运行正常。
据悉,“内蒙古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运行,标志着内蒙古已经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生态监测新格局,极大助力了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提升农牧业管理数字化水平、支撑多领域监测评价等工作,对加强自治区生态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推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助力生态环境监测。通过全天候遥感影像处理,结合AI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常态化动态监测,及时获取自治区内垃圾堆放、污水排放、工地扬尘、土地退化、森林覆盖等情况信息;对全区生态保护违法情况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汇总分析,为自治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执法依据。
服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通过同步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地震监测数据等技术,可以广泛开展自然灾害调查工作,形成一系列图件、报告等灾害监测成果。辅助相关部门全面客观掌握自然灾害情况,精准制定防灾救灾策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升农牧业管理数字化水平。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可以提取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农作物生长等基本情况,全方位了解农作物种植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区农牧业防虫抗灾能力,推动我区农牧业管理向精准化、科学化、数字化迈进。
支撑多领域监测评价。可以利用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影像技术,对不同地物类型的光谱信息和理化特征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地物光谱数据库,与“内蒙古一号”卫星数据结合,实现“天”和“地”的数据结合,可以做到快速分析、精准反馈,有效提升内蒙古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自治区将按照“边建设、边上线、边应用、边完善”的原则,利用现有数据,开展先行先试,逐步扩大推广运用,将以“内蒙古一号”卫星发射为契机,根据职能所需和专业所长,全力配合卫星应用管理部门,深度挖掘卫星遥感数据内在价值,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共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王雅妮)